相关习题
 0  142440  142448  142454  142458  142464  142466  142470  142476  142478  142484  142490  142494  142496  142500  142506  142508  142514  142518  142520  142524  142526  142530  142532  142534  142535  142536  142538  142539  142540  142542  142544  142548  142550  142554  142556  142560  142566  142568  142574  142578  142580  142584  142590  142596  142598  142604  142608  142610  142616  142620  142626  14263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据报道,某外资企业发生了管道内氯气瞬间泄漏的事故。如果你是处理事故的现场总指挥,你不能做出的举措是(  )

A.告诉人们该气体有毒

B.提醒人们跑向地势高的地方

C.提醒人们可以用浸润了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嘴

D.提醒人们可以用浸润了食醋的毛巾捂住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硫酸铁铵[aFe2(SO4) 3·b(NH4) 2SO4·cH2O]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某化工厂以硫酸亚铁(含少量硝酸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是         

      a.NaClO        b.H2O2        c.KMnO4        d.K2Cr2O7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用足量最适合的氧化剂B氧化之后和加热蒸发之前,需取少量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所加试剂为              (写名称),能否用酸性的KMnO4溶液? 理由是:                             。(可用文字或方程式说明)

(3)检验硫酸铁铵中NH4+的方法是                                      

(4)称取14.00 g所得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得到2.14 g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含0.05 mol Ba (NO3)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 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E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          ,C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E溶液吸收C,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认为使a变红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         

 ③最终试纸b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I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IO3,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金属铝质轻且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在国防工业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完成下列空白:

 (1)在19世纪时,铝是一种珍贵的金属。人们最初得到的铝粒如同珍宝,它的价格同黄金相当。1827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与无水氯化铝反应而制得了金属铝。用钾与无水氯化铝反应制铝而不用氯化铝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 现代工业炼铝的原料是由铝土矿提取而得,在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

(2)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 2Al2O3(s)+3TiC(s)

-1176 kJ·mol-1,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3)硅与铝同周期,地壳里硅铝的含量是硅________铝(填>,<或=); Na2CaSi6O14是硅酸盐玻璃的主要成分,Na2CaSi6O14也可写成Na2O·CaO·6SiO2。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若用玻璃瓶塞容易形成粘性的硅酸盐而无法打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长石是铝硅盐酸,不同类长石其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由钠长石化学式NaAlSi3O8可推知钙长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高温

 
(4)用铝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制备金属单质是工业上较常用的方法。如:2Al+4BaO3Ba↑+BaO·Al2O3,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方法可制取金属B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Q、W、X、Y、Z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Q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且与W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②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其气态氢化物能够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甲;

③W与Y组成的化合物乙,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有害物质之一;

④Y与Z能形成电子总数为30和38的两种离子化合物,分别为丙和丁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丁的电子式是 ____            _______。

(2)WY2与Z2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XQ3的方法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标准状况下22.4L X的气态氢化物,与0.5L 1mol/L的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Mg2、NH4、K、Al3、SO42、CO32、Cl等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6.99g白色沉淀;②另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必要时可加热),最后沉淀完全溶解,并且随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和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 根据信息分析该溶液中焰色反应呈紫色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C. 该溶液中NH4、Al3、SO42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

D. 另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Ba(OH)2溶液,不可能Al3和SO42同时完全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 mol

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3.6 g < m < 9.6 g

C.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D.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丁 +辛,甲 + 丙 = 戊 + 辛;常温下0.1 mol/L 丁溶液的pH为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 > r(C) > r(B)

B.元素C形成的单质可以在点燃条件分别与元素A、B、D形成的单质化合,所得化合        物中均存在共价键

C.1.0 L 0. 1 mol/L戊溶液中含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 1 mol

D.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1.204 × 1024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3∶2∶1                   B.2∶4∶1                 C.2∶3∶1                 D.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能产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B.②中待镀铁制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③中的b极是电子流出的极,发生氧化反应

D.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