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属于自然界中碳的循环过程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终变成二氧化碳等物质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通过水生生物的贝壳和骨骼转移到陆地
D.石墨矿的开采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以下两个实验:
(1)常温下将H2S和SO2以体积比1∶1充满烧瓶,不久后烧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Cl2代替SO2,其余同上,观察到的现象与(1)相同之处为______,不同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试用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使(2)反应后烧瓶内产生“喷泉”现象,引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在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SO2有________________。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SO2有________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SO2有________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是+4价,它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现有下列试剂:①KMnO酸性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品红溶液;④硫化氢溶液;⑤稀硫酸。
(1)要证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向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强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①白色沉淀是BaSO4 ②白色沉淀是BaSO3
③白色沉淀是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
④FeCl3被SO2还原为FeCl2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含有a mol Na2SO3的溶液跟含有b mol Na2S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再加入稀硫酸,则立即出现浅黄色硫沉淀。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b>1∶2,生成S和SO2
B.若a∶b=1∶2生成S而无SO2
C.若a∶b<1∶2,生成S和H2S
D.若a∶b≤1∶3,生成S、SO2、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强热条件下,硫酸亚铁固体发生分解:2FeSO4Fe2O3+SO2↑+SO3↑,如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 )
①析出BaSO3沉淀 ②析出BaSO4沉淀 ③逸出SO3气体 ④逸出SO2气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中,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 ④溴水 ⑤酸化的Ba(NO3)2 ⑥品红溶液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只有①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若向一潮湿的容器中通入SO2和H2S气体共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8 g,则通入SO2和H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①1∶1 ②1∶2 ③1∶3 ④3∶2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