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00  14208  14214  14218  14224  14226  14230  14236  14238  14244  14250  14254  14256  14260  14266  14268  14274  14278  14280  14284  14286  14290  14292  14294  14295  14296  14298  14299  14300  14302  14304  14308  14310  14314  14316  14320  14326  14328  14334  14338  14340  14344  14350  14356  14358  14364  14368  14370  14376  14380  14386  14394  203614 

科目: 来源:重庆市期中题 题型:推断题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黑色固体为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与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_________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字母)。
a .药匙       b.烧杯      c.石棉网      d.玻璃棒      e.坩埚
(2)通入足量SO2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该做法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FeCl3的试剂有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浓H2SO       b.酸性KMnO4溶液       c.碘水       d.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自治区月考题 题型:实验题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⑴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⑵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
⑶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⑸合并⑷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浓度对硫酸氧化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称取无锈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1)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选用试剂: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2)乙同学为了测定气体Y中SO2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I.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
方案II.向VmL c mol/L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缓慢通入Y气体aL(标准状况),溶液恰好完全褪色。
方案III,取VL(标准状况)气体Y缓慢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mg。
①其中不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择合理方案的数据计算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已省略)。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根据“F干燥管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色”确认Y气体中是否有氢气,你认为是否可靠?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已知:
①FeS不溶解于水;
②实验室制取H2S、SO2气体的原理是:
FeS+H2SO4=FeSO4+H2S↑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③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气体相遇会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
根据下图中A~D的实验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是由双孔塞、玻璃导管及                        组装起来的。
(2)组装一套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并证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和漂白性。
①按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把a→f各导管口连接起来,正确的顺序有           
   A.befcda         B.adcefb      C.acdfeb       D.acdefb
②若C装置中的溶液为           ,反应后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③若C装置中的溶液为           ,反应后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④当D中产生              现象时,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3)D装置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说明:①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②SO2易溶于水而不溶于CCl4
实验药品:细铜丝、98.3%的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1:实验现象摘录:加热前,无明显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较长时间加热后,黑色颗粒状物质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猜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材料2:探究实验剪辑:将实验所得黒色固体分离出来,再经水洗仍有少量黑色不溶物,将该黒色不溶物分为三份:
①向其中加入几滴浓硝酸,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浅蓝色。
③经过滤、稀硫酸洗涤、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该淡黄色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淡黄色固体物质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且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据此推知A试管中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
(4)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写主要产物),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
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方框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
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_____。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2+可采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试剂1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加入试剂1后呈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4)某一同学在实验中由于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另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表的猜想,你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会是什么?
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请你根据此结论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方案。可选用试剂:浓硫酸、1.0mol·L-1 HNO3、1.0mol·L-1盐酸、1.0mol·L-1 NaOH溶液、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CuSO4溶液、20%KSCN溶液、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为证明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Cu片放入Fe(NO3)3 溶液中,观察到Cu片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由此甲同学得到Fe3+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结论。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Fe(NO3)3溶液具有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也能氧化Cu”,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已知:                   
请回答:
(1)稀硝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试剂:0.5mol/L Fe(NO3)3溶液、Cu片、精密pH试纸(0.5~5.0)、稀硝酸  
方案: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分别实施了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用pH计监测溶液pH 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导致实验过程中溶液pH略有上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更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帮助甲同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B.压强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 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3)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