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1)黄铁矿(FeS2)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一个反应为3FeS2+8O2=6SO2+Fe3O4,氧化产物为 ,若有3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 mol电子。
(2)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用作净水剂,其原理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一定量的FeSO4后,再加入足量的KNO3溶液,可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并有无色气体逸出,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5)铁红是一种红色颜料,其成分是Fe2O3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160mL 5mol•L-1盐酸中,在加入一定量铁粉恰好溶解,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往反应后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 B.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 D.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 + OH- = 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 + 3H+ = Fe3+ + 3H2O
C.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 + 2NO3- = 3Cu2+ + 2 NO ↑+ 4H2O
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 Y | Z | |
① | NaOH溶液 | Al(OH)3 | 稀硫酸 |
② | KOH溶液 | SiO2 | 稀盐酸 |
③ | O2 | N2 | H2 |
④ | FeCl3溶液 | Cu | 浓硝酸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5NA
B.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NA
C.1 L 0.1 mol/L的Fe2(SO4)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2 NA
D.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1.12 L O2,转移电子数目为 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第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 ① | 存在Fe3+ |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② ,振荡 | ③ | 存在Fe2+ |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存在Fe2+和Fe3+
Ⅱ. AgNO3的热稳定性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ⅰAg;ⅱ.Ag2O;ⅲ.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操作 | 现象 |
a |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 黑色固体不溶解 |
b | 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 |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①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的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3)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 .79 g置于A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 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 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② 根据D 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