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如图装置进行蒸馏实验 B.用如图装置吸收氯化氢气体
C.用酒精提取溴水中溴 D.用如图装置灼烧小苏打制取少量苏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Na+、K+、Cu2+等离子
B.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等
C.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D.用pH计来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0.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
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IO3-=3SO42-+I-+3H+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12mol
C.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加入的KIO3为0.18mol
D.b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KI或NaI,b~c间的还原产物是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
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除去氯气中含有的氯化氢气体: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
A.将Na2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蓝(Cl2)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于中学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区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
B.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nm的是Fe(OH)3胶体
C.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Fe(OH)3胶体
D.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 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C.整个过程中,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环节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示意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点燃后,为维持燃烧继续,正确的操作是( )
A.铁丝应始终置于集气瓶瓶口位置
B.迅速将铁丝插入集气瓶接近瓶底位置
C.将铁丝从瓶口位置慢慢伸向瓶底位置
D.铁丝应不断上下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摩尔质量关系为:2M (甲)=M (乙)+M (丙)
C.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