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H+]=2.0×10-7 mol·L-1,则[OH-]为( )
A.2.0×10-7 mol·L-1
B.0.1×10-7 mol·L-1
C.1.0×10-14/2.0×10-7 mol·L-1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I、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S元素为-l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c中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c(Na+)=________________(用含硫元素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Ⅱ、另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反应)。
步骤一:电解精制:
电解时,粗铜应与电源的______极相连。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C的结构式______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__。
(3)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化合物J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 mol该气体被O2氧化放热98.0 kJ。若2 mol该气体与1 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探究SO2有关性质。
(1)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将所得溶液分成2份,在第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在第二份中滴入FeCl3溶液,两份都有白色沉淀。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的现象为 ▲ 。在第二份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时,SO2表现 ▲ 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 ▲ 。
(2)下列不能用来吸收SO2气体的是 ▲ 。
A.KMnO4(aq) B.过量氨水 C.石灰水 D.盐酸
(3)工业废气含SO2为7%(体积分数),在同温同压下,将以上废气用废气中的O2氧化含SO3。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原来气体的96.64%。则SO2的转化率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 18.4mol/L浓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产生气体全部逸出),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1000ml,测得c(H+)=0.84mol/L;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沉淀完全,应加入6.0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100mL B. 160mL C. 240mL D. 307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通入
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
,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
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浓硝酸和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B. 可用铁制容器储存稀硝酸
C. SO2溶于水生成H2SO4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
实验 | | ||||
记 录 | A | 无色 | 无色 | 无现象 | 无色溶液 |
B | 红色 | 无色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
| 红色 | 无色 | 无色溶液 | 白 | |
D | 无色 | 无色 | 无色溶液 | 无色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含同一种元素。下列各组物质可按下图转化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
甲 | C | N2 | S | Fe |
丙 | CO2 | NO2 | SO3 | Fe(NO3)3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