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在100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1∶2,已知:
C(s)+O2(g)===CO(g) ΔH1=-110.35 kJ·mol-1①
CO(g)+O2(g)===CO2(g) ΔH2=-282.57 kJ·mol-1②
则与100 g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392.92 kJ B.2 489.42 kJ C.784.92 kJ D.3 274.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H2、CO、CH3OH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 kJ·mol-1、-282.5 kJ·mol-1、-726.7 kJ·mol-1。已知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l)。则CO与H2反应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O(g)+2H2(g)===CH3OH(l) ΔH=-127.4 kJ·mol-1
B.CO(g)+2H2(g)===CH3OH(l) ΔH=127.4 kJ·mol-1
C.CO(g)+2H2(g)===CH3OH(g) ΔH=-127.4 kJ·mol-1
D.CO(g)+2H2(g)===CH3OH(g) ΔH=127.4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25℃、100 kPa条件下:
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ol-1
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Q1 kJ·mol-1
2H2S(g)+O2(g)===2S(s)+2H2O(l) ΔH=-Q2 kJ·mol-1
2H2S(g)+O2(g)===2S(s)+2H2O(g) ΔH=-Q3kJ·mol-1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 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
O2(g)===4CO2(g)+5H2O(g)的ΔH为( )
A.8Q kJ·mol-1 B.16Q kJ·mol-1 C.-8Q kJ·mol-1 D.-16Q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ΔH=-2 840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液态水时放出的热
量是( )
A.26.3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观点来计算反应热。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 ΔH1=-2 983.2 kJ·mol-1①
P(红磷,s)+O2(g)===
P4O10(s) ΔH2=-738.5 kJ·mol-1②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H2O(g)===H2O(l) ΔH=Q1 kJ·mol-1
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1
若使46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Q1+Q2+Q3) kJ B.0.5(Q1+Q2+Q3) kJ
C.(0.5Q1-1.5Q2+0.5Q3) kJ D.-(3Q1-Q2+Q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氮的氧化物对人体危害极大,试验时应防止其对空气的污染。
实验一: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实现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
I. 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II. 将洗涤后的铜丝做成匝数较多的螺旋状。
III. 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化学试剂。
(1) 请完成过程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H)2CO3+4H+=_____________.
(2) 过程III的后续操作如下:
①为使浓硝酸与铜丝接触,操作是打开止水夹a和b,__________________.当红棕色气体较多时,轻抽注射器使反应停止,关闭a,取下注射器。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硝酸时,关闭b打开a,可见有无色气体产生。稀硝酸充满玻璃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NO2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
(3) 将3支盛满红棕色气体的小试管分别倒置在盛有常温水、热水和冰水的3只烧杯中,发现液面上升的高度明显不一致。结果如下表所示(忽略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
①根据上表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进入试管中的溶液越多。
②查阅材料:a.NO2与水反应的实际过程为:2NO2+H2O=HNO3+ HNO2、
3HNO2= HNO3+2NO+H2O;HNO2不稳定,则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 C2H5的混合物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