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4553  144561  144567  144571  144577  144579  144583  144589  144591  144597  144603  144607  144609  144613  144619  144621  144627  144631  144633  144637  144639  144643  144645  144647  144648  144649  144651  144652  144653  144655  144657  144661  144663  144667  144669  144673  144679  144681  144687  144691  144693  144697  144703  144709  144711  144717  144721  144723  144729  144733  144739  14474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事测得溶液的pH为8.0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O-+2H+=== Cl-+2Fe3++H2O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10mol/L NaOH溶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2O3

B.分子中含6个σ键

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

“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         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        ===(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还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②滴定。将吸收液洗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mol/LHCl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        mol/L。

(4)利用右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

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Ⅰ得到的产物用I2进行分离。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高浓度的I2的HI层。

①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

b.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

c.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②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是           

③经检测,H2SO4层中c(H+):c(SO42-)=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           

(3)反应Ⅱ:2H2SO4(l)=2SO2(g)+O2(g)+2H2O(g)  △H=+550kJ/mol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i.H2SO4(l)=SO3(g) +H2O(g)  △H=+177kJ/mol

                     ii.SO3(g)分解。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图表示L一定时,ii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①X代表的物理量是                 

②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张-烯炔环异构反应”被《Name Reactions》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化合物:

(R、R‘、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

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的路线如下:

已知:

(1)A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                        。

(2)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B的结构简式是           

(3)C、D含有与B相同的官能团,C是芳香族化合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4)F与试剂a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剂b是               

(5)M和N均为不饱和醇。M的结构简式是                       

(6)N为顺式结构,写出N和H生成I(顺式结构)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