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化学式为C8H6O6 |
| B. | 乌头酸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 C. | 乌头酸分子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
| D. | 1mol乌头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3mol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X、Y、A、B、C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则下列说法错误是( )
X | A | ||
Y | C | B |
| A. | 原子半径大小:Y>C>X>A |
| B. | Y和B形成的化合物中Y和B的原子个数比为2:3 |
| C. | X、C、A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A |
| D. | A、B均为非金属元素,所以两者的氢化物相遇不发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水在化学反应中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
| B. | 14C和14N质量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
| C. | 牛奶是一种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 D. |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1)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 CH3OH(g) △H=-90.8 kJ/mol ①
已知:2H2(g)+ O2(g)= 2H2O (l) △H=-571.6 kJ/mol ②
H2(g) +O2(g) = H2O(g) △H=-241.8 kJ/mol ③
①H2的燃烧热为 ▲ kJ/mol。
②CH3OH(g)+O2(g) CO(g)+2H2O(g)的反应热△H= ▲ kJ/mol。
③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CO(g)+2H2(g) CH3OH(g),则可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 。(填字母)
A.CO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H2浓度与CO浓度相等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H2的生成速率与CH3OH的生成速率相等
(2)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 ( g )通入容积为100 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 ( g ) + H2O ( g ) =CO ( g ) + 3H2 ( g ) ,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①假设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②10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 。
(3)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①甲醇蒸汽重整法。该法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 CO(g)+2H2(g),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
②甲醇部分氧化法。在一定温度下以Ag/CeO2—ZnO为催化剂时原料气比例对反应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图所示。
则当n(O2)/n(CH3OH)=0.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 ;
在制备H2时最好控制n(O2)/n(CH3OH)=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其合成原理为: N2(g)+3H2(g)2NH3(g),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H=-Q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一定大于Q kJ B.一定等于Q kJ C.一定小于Q kJ D. 不能确定
(2)已知反应:①N2(g) + O2(g) = 2NO(g) △H1=+180.5kJ/mol
②4NH3(g) + 5O2(g) = 4NO(g) + 6H2O(g) △H2=-905kJ/mol
③2H2(g) + O2(g) = 2H2O(g) △H3=-483.6kJ/mol
则N2(g)+3H2(g)2NH3(g)的△H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氯气来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则会有白烟(成份为氯化铵)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
O2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 h):请回答下列问题:
T/℃ | 30 | 40 | 50 |
生成NH3量/(10-6 mol) | 4.8 | 5.9 | 6.0 |
①50℃时从开始到3 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mol·h-1。
②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4 mol H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 L。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 Cu(s) === Cu2+(aq) + 2Ag(s) 盐桥(盛有KNO3琼脂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盐桥(盛有KNO3琼脂的U型管)。请回 答下列问题:
①电极X的材料是 ;
电解质溶液Y是 ;
②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③盐桥中的NO 移向 溶液。
(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X、Y都是惰性电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25℃时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NH3.H2O |
电离平衡常数 | 1.8×l0–5 | 4.9×l0–10 | K1=4.3×l0–7 K2=5.6×l0–11 | 1.8×l0–5 |
根据上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CH3COO- 、CN- 、CO32-结合质子(即H+)的能力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25℃时,有等浓度的①CH3COONa溶液、②NaCN溶液、③NaHCO3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2)Na2CO3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
(3) 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室温下,向盛一定量的稀氨水烧杯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当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1、0.1mol·L-1,
则c(OH-)甲﹕c(OH-)乙 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用于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 ▲ 。
(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上述④、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 。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
Ⅰ. 苯环上只有两种取代基。
Ⅱ. 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Ⅲ. 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以草酸盐共沉淀法获得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可获得钛酸钡粉体。
(1)酸浸时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为提高BaCO3的酸浸率,可采取的措施为 ▲ (任答一点)。
(2)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得到BaTiO3的同时,生成高温下的气体产物有CO、 ▲ 和 ▲ 。
(3)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含有NH4+、Cl-、H+、OH-离子的溶液中,其离子浓度一定是:
c(Cl-)>c(NH4+)>c(H+)>c(OH-)
B.常温下,pH=8的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C.0.1mol/L 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D.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