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⑴在一定的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分别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表示加入的N2、H2 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量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是 。
⑵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NH3和CO2为原料,在1200C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
2NH3(g) + CO2(g) CO(NH2)2 (s)+H2O(g)。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φ(NH3)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 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 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 。
⑶NH3催化氧化可得到的NO、NO2会污染环境。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 。
⑷NO2会污染环境,可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并生成CO2。已知9.2g 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 mo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2完全逸出,所得溶呈弱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Fridel-Crafts反应是向苯环上引入烷基最重要的方法,在合成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该反应可以简单表示如下:ArH+RXArR+HX;△H<0(Ar表示苯基)。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先利用叔丁醇与盐酸反应制得叔丁基氯(沸点50.7℃),再利用Fridel-Crafts反应原理制备对叔丁基苯酚(熔点99℃)。反应流程及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直接将盐酸、叔丁醇直于分液漏斗中,振摇一段时间后静置分液。振摇过程中应进行_____________操作。步骤②中用饱和食盐水及饱和碳酸氢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是要将叔丁基氯粗产品制成精品,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在如图装直中进行,若实验过程中去掉制备装置中装有氯化钙的干燥管,有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叔丁基氯与苯盼反应时适当控制温度是很重要的。若反应过程中温度过高应用冷水浴冷却,否则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叔丁基氯易变质(打开瓶塞时瓶口会有白雾现象〉,故实验中所用的必须现用现配,试写出叔丁基氯在常温下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得到产品叔丁基苯盼常常不是白色而呈现浅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 A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E溶液吸收多余的C。(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固体E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 ,C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3)将B的浓溶液与H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4)某课外小组用E溶液吸收足量C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SO2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a变红。甲同学认为是HCl使a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认为使a变红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b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变蓝的原因: _____。
③最终试纸b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I2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IO3-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对于 ① 0.1 mol/L CH3COOH溶液 ② pH = 1 HCl溶液 ③ pH =13的NaOH溶液④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分别稀释100倍后的pH: ② > ①
B.水电离出的c(OH-):④>③> ① > ②
C.①和③混合后溶液呈中性:c(Na+) /c(CH3COO-) < 1
D.①和④混合后溶液呈酸性:c(Na+) / c(CH3COO-)>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7,7-三甲基-3-乙基辛烷
B.实验证实可使Br2/CCl4溶液褪色,说明该分子中存在独立的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C.DDT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D.的单体是CH3-C≡C-CH3和CH2=CH-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C-NaMO2电池是科学家正在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据悉该电池可以将传统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7倍。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NaMO2 + nC Na(1-x)MO2 + NaxCn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钠离子向负极移动
B、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NaMO2 — xe- Na(1-x)MO2 + xNa+
C、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用锂作负极产生电子的物质的量比用钠时少
D、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nC + x Na+ - xe- Nax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由水电离出c(H+)=10-3 mol·L-1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
C.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D.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C.化合物AE、CE都是电解质,融化状态下能被电解
D.一定条件下,元素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和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
B.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C.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都应垫上滤纸称量
D.石蕊、酚酞均可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裂化汽油与植物油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相同
C.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故应集中回收,填埋处理
D.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