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B.同系物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
C.同系物符合同一通式
D.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其理由是( )
A.CHCl3只有一种结构
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
C.CH4是非极性分子
D.CH4的四个价键的键长和键能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根离子的结构式:
B.CO2分子的球棍模型:
C.3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CH3)2CHCH===CH2
D.醛基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硫化物通常有“废物”之称。硫化物按其溶解性可以分三类:①易溶于水的只有K2S、Na2S、(NH4)2S;②易溶于无氧化性强酸,不溶于水的仅有FeS、ZnS;③大部分的硫化物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无氧化性强酸,如HgS、Ag2S、CuS、Cu2S。其中,Ag2S、CuS、Cu2S能溶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HgS只能溶于王水(硝酸与盐酸的混合液)。
氢硫酸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H++HS-,HS-
H++S2-
(1) 推测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氢硫酸溶液中改变下列条件,使溶液中c(OH-)、c(S2-)都增大的是( )
A.加入少量的漂白粉 B.通入氨气
C.加入少量过氧化钠粉末 D.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3)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着溶解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计量数幂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积(Ksp)。例如,Cu(OH)2(s)Cu2+(aq)+2OH-(aq),Ksp=c(Cu2+)·[c(OH-)]2=2×10-20。已知在常温下,FeS的Ksp=6.25×10-18,H2S饱和溶液中c(H+)与c(S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c(H+)]2·c(S2-)=1.0×10-22(mol·L-1)3。在该温度下,将适量FeS投入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c(Fe2+)达到1 mol·L-1,应调节溶液的c(H+)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均用字母填写)。
(2)滴定管的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_,终点时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7)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