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 10 mL 0.5 mol•L﹣1CH3COONa溶液与6 mL 1 mol•L﹣1盐酸混合:c(Cl﹣)>c(Na+)>c(OH﹣)>c(H+) |
| B. | 0.1 mol•L﹣1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
| C. |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c(A2﹣) |
| D. | 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CH3COONa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加入少量NaOH固体,c(CH3COO﹣) 减小 |
| B. | 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
| C. | 稀释溶液,溶液的pH增大 |
| D. | 通入少量HCl气体,水解平衡常数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AlO2﹣、NO3﹣、Na+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NH4+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使pH试纸变为红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无色溶液中:K+、Al3+、NO3﹣、HCO3﹣.
| A. | ①②⑤ | B. | ③⑤⑥ | C. | ②④ | D. | 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5℃时,有pH=3的醋酸和pH=3的硫酸两种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 |
| B. | 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pH仍相同 |
| C. | 醋醋中c(CH3COO﹣)与硫酸中的c(SO42﹣)相同 |
| D. | 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片放出H2体积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室温下,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2 mol•L﹣1,乙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2 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甲、乙两溶液的pH不可能相同 |
| B. | 甲、乙两种溶液中加入Al粉都会产生H2 |
| C. | HCO3﹣ 不可能在甲、乙两溶液中大量共存 |
| D. | 甲不可能是盐溶液,乙不可能是酸或碱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比较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 A. | 25℃时,pH均为2的H2SO4溶液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
| B. | 25℃时,pH均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 C. | 同温度、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
| D. | 25℃时,pH均为3的HCl和FeCl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5℃,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向水中加入稀醋酸,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
|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碳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
|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 |
| D. |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 A. |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
| B. |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
| C. | 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
| D. |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 A. | HBr、HCl、BaSO4 | B. | NH4Cl、CH3COOH、Na2S |
| C. | NaOH、Ca(OH)2、NH3•H2O | D. | HClO、NaF、Ba(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 A. |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
| B. |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
| C. |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
| D. |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容易氧化金属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