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火法炼铜得到的粗铜中含多种杂质(如锌、金和银等),其性能远不能达到电气工业的要求,工业上常使用电解精炼法将粗铜提纯.在电解精炼时()
A. 粗铜接电源负极
B. 纯铜作阳极
C. 杂质都将以单质形式沉积到池底
D. 纯铜片增重2.56g,电路中通过电子为0.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若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⑤需用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液
⑥需用硝酸银溶液为电镀液.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相关物质,溶液能恢复原状况的是()
电解质溶液 阳极 阴极 加入的物质
A NaCl溶液 碳 铁 盐酸
B NaOH溶液 碳 碳 水
C 硫酸铜溶液 铜 碳 硫酸铜
D 硫酸 铁 碳 H2O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如此求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mL 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38kJ•mol﹣1.在该温度下,取1mol N2(g)和3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2.38kJ,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Ti已知:①C(s)+O2(g)=CO2(g);△H=﹣393.5kJ•mol﹣1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环保汽车,是以氢气作燃料的,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氢气在发动机内燃烧过程中,生成物只有水蒸气,不会使空气中的 含量偏高,因而能减缓温室效应现的发生.
(2)如果每mol氢气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并放出241.8kJ的热量,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