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取100mL Na2CO3 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6.84g 白色沉淀,沉淀用过量稀HNO3 处理质量减少到6.99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 L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NO3、CaCl2、K2CO3.现做以下实验: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振荡,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为 ,可能含有的物质为 .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500mL.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①100mL烧杯 ②100mL量筒 ③1000mL容量瓶 ④500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结果:需要称取NaOH固体10g;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 .(填仪器名称)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 、后用于 ;
(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下列编号)
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A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5)中④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粗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杂质为不溶性泥沙和可溶性的MgCl2、CaCl2和Na2SO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食盐的精制过程,以该粗盐为原料,设计方案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①步和第⑤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 (填化学式)
(4)在第⑨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写出第⑥步涉及的两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的CuSO4起反应.在该反应中,铁是()
①氧化剂;②还原剂;③被氧化;④被还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H+、Na+、OH﹣、NO3﹣ B. Na+、Fe3+、NO3﹣、Cl﹣
C. NH4+、H+、HCO3﹣、SO42﹣ D. Ag+、Ca2+、SO4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 盐酸中滴入碳酸钠溶液:CO32﹣+2H+=H2O+CO2↑
C. 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HCl+OH﹣=H2O+Cl﹣
D. 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肥皂水、氢氧化铁胶体均属于胶体
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C. 用平行光线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Fe(OH)3 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2月6日,在辽宁沈阳至本溪段的丹霞公路发生了应雾大路滑而引起汽车追尾的重大的交通事故.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 乳浊液 B. 溶液 C. 胶体 D. 悬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