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0.1molFeCl3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Fe3+离子数目为0.1NA
B.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C.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
D.在高温下,有1molFe与足量的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编号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A |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 | NaCl固体、蒸馏水 | 配制一定质量分 数的NaCl溶液 |
B | 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导管及橡皮塞 | 盐酸、大理石、硅酸钠溶液 | 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
C |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 已知浓度的盐酸、 待测NaOH溶液 | 测定NaOH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 |
D |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 待提纯的A1C13溶液、NaOH溶液 | 提纯混有MgC12 杂质的AlCl3溶液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发生在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O2(g)═H2O(g)△H1=﹣241.8kJ•mol﹣1
C(s)+O2(g)═CO(g)△H2=﹣110.5kJ•mol﹣1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由于CaC2、金属钠、金属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灾后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果在实验室,你处理金属钠着火的方法是 .
(3)事故发生后,爆炸中心区、爆炸区居民楼周边以及海河等处都受到了严重的氰化物污染.处理NaCN的方法是:用NaClO在碱性条件下跟NaCN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若总反应为4NO3﹣+4H+═5O2↑+2N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 .
(5)欲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可将Cr2O72﹣转化为Cr(OH)3沉淀除去,
已知在常温下:Ksp[Fe(OH)2]=1×10﹣15、Ksp[Fe(OH)3]=1×10﹣38、Ksp[Cr(OH)3]=1×10﹣23,当离子浓度在1×10﹣5mol/L以下时认为该离子已经完全沉淀,请回答:
①相同温度下Fe(OH)3的溶解度 Cr(OH)3的溶解度(填“>”、“<”或“=”)
②浓度为0.1mol/L的Fe2+与10.0mol/L Cr3+同时生成沉淀的pH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归纳的下表与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X | Y | Z | |
A | 胶体 | 混合物 | 淀粉溶液[ | |
B | 化合物 | 酸性氧化物 | 一氧化氮 | |
C | 气态氢化物 | 化合物 | 液溴 | |
D | 强电解质 | 强酸 | 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
C.用二氧化氯(ClO2)为自来水消毒 D.液氨作制冷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发生了反应:CO2(g)+3H2 (g)CH3OH(g)+H2O(g) △H<0,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CH3OH“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P3>P2 T3>T2 B.P2>P4 T4>T2
C.P1>P3 T3>T1 D.P1>P4 T2>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夏日的夜晚,常看见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2Cl6O8
B.1mol草酸二酯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时(苯环上卤素不水解), 最多消耗6molNaOH
C.草酸二酯水解可以得到两种有机物
D.1mol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10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甲池中OH-移向 极(填“CH3OH”或“O2”)。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3)向乙池两电极附近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附近变红的电极为 极(填“A”或"B”),并写出此电极的反应式:____ 。
(4)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g时,乙池的pH是 (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mL);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 MgSO4 B.CuSO4 C.AgNO3 D.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