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mol·L-1 V/mmol·L-1·min-1 T/K | 0.600 | 0.500 | 0.400 | 0.300 |
318.2 | 3.60 | 3.00 | 2.40 | 1.80 |
328.2 | 9.00 | 7.50 | a | 4.50 |
b | 2.16 | 1.80 | 1.44 | 1.08 |
A.a=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不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A.X:硝酸银溶液,Y:氨气 B.X:漂白粉溶液,Y:二氧化硫
C.X:氢氧化钡溶液,Y:二氧化碳 D.X:偏铝酸钠溶液,Y: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mol
D.K2Cr2O7与FeSO4反应的物质的量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从明矾[KAl(SO4)2·12H2O]制备Al、K2SO4和H2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 + 3S=2K2SO4 + 2Al2O3 + 9SO2↑+ 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步骤②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A.粉碎固体混合物 B.降低温度 C.不断搅拌 D.缩短浸泡时间
(3)明矾焙烧完全后,从步骤②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
(4)步骤③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池的电极是用碳素材料做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原因是: 。
(5)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
转化为Ni(OH)2,则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
(6)焙烧a吨明矾(摩尔质量为b g/mol),若SO2 的转化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质量为 吨(列出计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
C.0.1mol·L-1NaCN溶液中含有HCN和CN-的总数为0.1×6.02×1023
D.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B.室温下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H+)=1×10-14mol/L的溶液中:Ba2+、NO3-、K+、ClO-
C.使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H4+、Na+、C1-、SCN-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D.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0.35 g 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CH3COOH)=0.1 mol·L-1
B.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C6H5ONa)>pH(NaHCO3)>pH(CH3COONa)
C.25℃时,pH=9.4、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中:c(Na+)>c(HCN)>c(CN-)>c(OH-)
D.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5m水,②10mL0.2mol/LMgC12,③20mL0.3mol/L盐酸中溶解至饱和,c(Ag+):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1)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
(2)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是 。
(3)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1molE最多可与 molH2加成。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峰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水解时1mol可消耗3molNaOH
(6)已知工业上以氯苯水解制取苯酚,而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
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试写出以苯、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