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安徽省庐江县六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等)提取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中含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于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钢材镀铝后,抗腐蚀性能会大大增强,其原因是 .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而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
(3)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则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阳极,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主要以AlCl4﹣形式存在,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的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Ag2SO4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Ag2SO4(s)Ag2O(s)+SO3(g)、2SO3(g)
2SO2(g)+O2(g) ,经10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SO3)=0.4 mol/L,c(O2)=0.05 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O3的分解率为20% B.10分钟内ν(SO2)=0.01mol/(L·min)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40g/L D.加压,容器内固体的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ΔH=Q 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容器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C.Q<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Q KJ/mol(Q>0)。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NH3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KJ,已知甲和乙两容器中所达到的平衡完全相同且Q1=4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平衡时,两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同,甲中N2和H2为80%,乙中NH3为20%
B.甲中NH3的体积分数与乙相等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moLN2、0.6molH2、1.6molNH3,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D.乙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g)N2(g)+3H2(g);△H=+Q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500m 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混合溶液中c(K+)= 4mol·L-1②原混合溶液中c(K+)= 2mol·L-1
③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④电解后溶液中c(H+)=2mol·L-1
⑤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O可恢复为原溶液
⑥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OH)2可恢复为原溶液
⑦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了4mol电子⑧电解后溶液中c(H+)=4mol·L-1
A.②⑥⑦⑧ B.①④⑤⑦ C.②⑤⑦⑧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 900℃ |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H,平衡常数为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 H2(g)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 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二上联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二上联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跟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1mol/L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