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l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1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 (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强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④ 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 e一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l00mL,加入过量NaOH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有关原溶液中离子的说法不正确是
A.至少存在4种离子
B. Cl—定存在,且c(Cl一)≥0.4moL/L
C. SO42-、NH4+-定存在
D. CO32-、Al3+、K+一定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和NO):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稀硝酸体积/mL | 100 | 200 | 300 | 400 |
剩余金属/g | 18.0 | 9.6 | 0 | 0 |
NO体积/mL | 2240 | 4480 | 6720 | V |
A.①中溶解了8.4gFe
B.原混合物总质量为105.6g
C.硝酸的浓度为4mol/L
D.④中V=67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 +6NH3 +3SO2 +SO3+7H2O,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产生的沉淀为
A. BaSO4和BaSO3 B. BaSO4 C.BaSO3 D. Ba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CO2与CH4的体积比为
A.3:l B.2:l C.1:l D.任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 = 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反应中,每生成lmolO2(PtF6),则转移1mol电子
B.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C.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 O2(PtF6)中仅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00m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0.225mol/L B. 0.30mol/L C. 0.36mol/L D. 0.4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十乙=丁十辛,甲十丙=戊+辛;常温 0.1mol/L丁溶液的pH为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形成的单质可以在点燃条件分别与元素A、B、D形成的单质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价键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rC)>r(B)
C.1.0L 0.1mol/L戊溶液中含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lmol
D.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1.204xl024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D.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 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