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或概念之间,不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X | Y | Z | |
A | 硫酸 | 含氧酸 | 酸 |
B | 胶体 | 分散系 | 混合物 |
C | 电解质 | 化合物 | 纯净物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B.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C.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
D.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2H2O=H2S+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00m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225mol/L B.0.30mol/L C.0.36mol/L D.0.4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a~e是对①~⑤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判断,a~e的叙述中有几个正确的选项
①SiO2+2NaOH=Na2SiO3+H2O ②SiO2+2CSi+2CO↑
③SiO2+4HF=SiF4↑+2H2O ④Na2CO3+SiO2Na2SiO3+CO2↑
⑤SiO2+3CSiC+2CO↑
a.反应①中SiO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
b.反应②中SiO2表现出氧化性
c.反应③中Si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反应④符合用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道理
e.反应⑤中SiO2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装置(Ⅰ)为铁镍(Fe-Ni)可充电电池:Fe+NiO2+2H2O Fe(OH)2+Ni(OH)2;
装置(Ⅱ)为电解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Y附近溶液先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时,X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 H2↑
B.闭合K时,A电极反应式为:NiO2+2e-+2H+= Ni(OH)2
C.给装置(Ⅰ)充电时,B极参与反应的物质被氧化
D.给装置(Ⅰ)充电时,OH-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
移向A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亚硝酸钠常用作食品防腐剂。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的反应及生成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按左→右连接):
(2)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
(3)关闭弹簧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 + 2I- = 2Fe2+ + I2
B、氧化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3H2O + Al2O3 + 2OH-= 2[Al(OH)4]-
C、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使SO42-恰好沉淀完全
Al3+ + SO42-+ Ba2+ +3OH- = BaSO4 ↓ + Al(OH)3↓
D、在漂白粉配制成的溶液中通入SO2:Ca2+ + 2ClO- + SO2 + H2O = CaSO3↓+ 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 X | 收集气体 | Y |
A | 碱石灰 | 氯化氢 | 水 |
B | 碱石灰 | 氨气 | 水 |
C | 氯化钙 | 二氧化硫 | 氢氧化钠 |
D | 氯化钙 | 一氧化氮 | 氢氧化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 ① | ② | ③ | 实验结论 | |
A | 浓盐酸 | MnO2 | NaOH | 制氯气并吸收尾气 | |
B | 浓硫酸 | 蔗糖 | 溴水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 |
C | 稀盐酸 | Na2SO3 | Ba(NO3)2溶液 |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 |
D | 浓硝酸 | Na2CO3 | Na2SiO3溶液 |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不能用作食品工业,但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现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
已知:室温下,①2NO+Na2O2 = 2NaNO2
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 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 和Mn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浓硝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有无色气体产生和 ,D装置的作用是 。
(3)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方法是 。
(4)经检验C产物中除亚硝酸钠外还含有副产物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则该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名称 。
(5)将7.8g过氧化钠完全转化成为亚硝酸钠,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