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7139  147147  147153  147157  147163  147165  147169  147175  147177  147183  147189  147193  147195  147199  147205  147207  147213  147217  147219  147223  147225  147229  147231  147233  147234  147235  147237  147238  147239  147241  147243  147247  147249  147253  147255  147259  147265  147267  147273  147277  147279  147283  147289  147295  147297  147303  147307  147309  147315  147319  147325  147333  203614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80 ℃时,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2NO2 ΔH=+Q kJ·mol-1(Q>0),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1

0.00

0.12

0.20

0.26

0.30

0.3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B.20~40 s 内,v(N2O4)=0.004 mol·L-1·s1

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30 Q kJ

D.100 s 时再通入0.40 mol N2O4,达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判断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0.1 mol·L-1氨水稀释成0.01 mol·L-1,测得pH由11.1变成 10.6

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

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HCO3溶液

常温下水解程度:

CO32- > HCO3 -

C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D

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产生的气体为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盐酸

B.加入Ba(OH)2溶液

C.测定溶液的pH值

D.加入品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成pH=5的溶液时所加水的量

B.pH=10的NaOH和Na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相同温度下,10 mL 0.1mol/L的醋酸与100 mL 0.01mol/L的醋酸中H+的物质的量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溶液与(NH4)2CO3溶液中NH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出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C6H5ONa、c.NaHCO3、d.NaOH。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b、c、a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42-)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A.③④⑥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对工业合成氨条件的探索一直是化学工业的重要课题,在恒温恒容的甲容器、恒温恒压的乙容器中分别进行合成氨反应,如下图(图中所示数据均为初始物理量)。t分钟后反应均达到平衡,生成的NH3均为0.4mol(忽略水对压强的影响及氨气的溶解)。

T=a℃ V=2L T=a℃ V=2L 移动活塞

①判断甲容器中的反应达平衡的依据是 。(填写相应编号)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N2)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NH3的同时消耗1 mol N2

E.单位时间内断裂3 mol H-H键,同时断裂6 mol N-H键

②该条件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平衡时,甲的压强P平= (用初始压强P0表示)。

(2)最近华南理工大提出利用电解法制H2O2并用产生的H2O2处理废氨水,装置如图所示。

①为了不影响H2O2的产量,需要向废氨水加入适量硝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则所得废氨水溶液中c(NH4+)_________c(NO3-)(填“>”、“<”或“=”)。

②Ir-Ru惰性电极有吸附O2作用,该电极上的反应为

③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3 mol电子,最多可以处理NH3·H2O的物质的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原因是二者可以发生双水解反应

B.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1.204×1023个电子,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C.使甲基橙变红色溶液:Mg2+、K+、SO42-、NO3-能大量共存

D.Na2S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变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2+4H+=2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 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程式是

(3)利用中和滴定反应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的NaOH的浓度。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再滴加2-3滴甲基橙试液,用0.100mol/L盐酸滴定。需要加入H2O2除去ClO-的原因是

实验二: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易被NaClO氧化,高温易分解)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标号)。

A.CO (NH2) 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

蒸馏时需要减压,原因是

实验三: 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1000mL溶液,移出10.00mL,用?0.10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

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能与在滴定过程中产生的 反应。

(6)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6.4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或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不需用该标准溶液润洗

C.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D.蒸馏时若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低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可能会导致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锥形瓶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锥形瓶中物质

预测锥形瓶中的现象

A.

浓盐酸

“84”消毒液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B.

浓硝酸

光洁的铁钉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又溶解

D.

草酸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有黑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