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279  152287  152293  152297  152303  152305  152309  152315  152317  152323  152329  152333  152335  152339  152345  152347  152353  152357  152359  152363  152365  152369  152371  152373  152374  152375  152377  152378  152379  152381  152383  152387  152389  152393  152395  152399  152405  152407  152413  152417  152419  152423  152429  152435  152437  152443  152447  152449  152455  152459  152465  15247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已知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X原子的半径最大,只有W是非金属元素.请回答: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ⅡA族.
(2)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Al3+离子(填具体的离子符号)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获得X单质的方法是2NaCl(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2Na+Cl2↑.
(4)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反应得到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Al3++3H2O?Al(OH)3+3H+
(5)0.1mol/L的X、W组成的化合物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2-)>c(OH-)>c(HS-)>c(H+).
(6)甲是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将常温下pH=a的甲溶液加热至90℃,其pH值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常温下,向1La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bg甲固体,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Ka=$\frac{2.5b×1{0}^{-6}}{(1000a-25b)}$(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B、C、D、E、F、G、H,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E、F、G为同一周期;A和E、D和G分别为同一主族;A与B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F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H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1)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IB族,常温下,0.1mol/L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与0.1mol/L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后,溶液的pH=1.
(2)一定条件下,A2气体与C2气体充分反应可生成6.8g的气体,放出18.44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2kJ/mol.
(3)C和E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Na3N+4H2O=3NaOH+NH3•H2O.
(4)用惰性电极电解FCl3溶液,阴极区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有无色气体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2Al3++6H2O=3H2↑+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目的是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3)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CaSO4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2+Cl2+2H2O=SO42-+2Cl-+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容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 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酚酞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 m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C→A→B→D→E.
(2)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开始E操作前须确保尖嘴部分充满标准H2SO4溶液.
(3)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烧碱溶液浓度偏低的是BE.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在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平视    F.滴定结束还有一滴挂在滴定管尖嘴外面
(4)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frac{80m(V2-V1)}{W}$%(需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溶液中H+浓度为0.1mol•L-1的是(  )
A.0.1 mol•L-1的CH3COOHB.0.1 mol•L-1的NaHSO4
C.0.1 mol•L-1的NaHCO3D.0.05 mol•L-1的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单质的还原性大于Y的单质的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B.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且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OH-、Cl-B.Cu2+、SO42-、H+、Na+
C.H+、Ba2+、Mg2+、NO3-D.NH4+、MnO4-、H+、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状态的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
A.酒精B.熔融的氢氧化钠C.液氯D.氯化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配平下面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3C+2K2Cr2O7+8H2SO4═2K2SO4+3CO2↑+2Cr2(SO43+8H2O
②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K2Cr2O7
③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B.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以制取Fe(OH)3胶体
C.溶液中分散质可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
D.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凝聚,再继续逐滴加到过量时,沉淀也不会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