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310  152318  152324  152328  152334  152336  152340  152346  152348  152354  152360  152364  152366  152370  152376  152378  152384  152388  152390  152394  152396  152400  152402  152404  152405  152406  152408  152409  152410  152412  152414  152418  152420  152424  152426  152430  152436  152438  152444  152448  152450  152454  152460  152466  152468  152474  152478  152480  152486  152490  152496  15250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盐酸溶液的pH为3.52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草木灰(K2CO3)是钾肥,硫酸铵是氮肥,两者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溶液,除a、b外,其余电极均为石墨电极.甲为铅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_{充电}^{放电}$2PbSO4+2H2O,其两个电极的电极材料分别为PbO2和Pb.闭合K,发现g电极附近的溶液先变红,20min后,将K断开,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据此回答:

(1)a电极的电极材料是PbO2(填“PbO2”或“Pb”).
(2)丙装置中发生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电解20min时,停止电解,此时要使乙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加入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
是0.1molCu(OH)2
(4)20min后将乙装置与其他装置断开,然后在c、d两极间连接上灵敏电流计,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则此时c电极为负极,d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5)电解后取a mL丁装置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当加入b mL CH3CO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恰好等于7(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已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75×10-5,则a/b=$\frac{175}{1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用14.2g无水Na2SO4配制成500mL溶液.
(1)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若从中取出50mL,求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3)若将这5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 B.升华 C.加热分解 D.洗气法  E.萃取分液法   F.重结晶法
G.分液法   H.蒸馏法  (已知单质碘受热易升华).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A.
(2)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用D.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B.
(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C.
(5)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用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开始蒸馏时,应该先通冷凝水,再加热;蒸馏完毕,应该先撤酒精灯再停通冷凝水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D.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frac{\underline{\;高温\;}}{\;}$2Fe(s)+3CO2(g)
△H=a kJ•mol-1
(1)已知:①Fe2O3(s)+3C(s,石墨)=2Fe(s)+3CO(g)
△H1=+489.0kJ•mol-1
②C(s,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1.则a=-28.5.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3}(C{O}_{2})}{{c}^{3}(CO)}$,温度升高后,K值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COFeCO2
甲/mol1.01.01.01.0
乙/mol1.02.01.01.0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60%.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增加Fe2O3的量,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c.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的平衡转化率
d.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4)采取一定措施可防止钢铁腐蚀.下列装置中的烧杯里均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
①在a、b、c装置中能保护铁的是bc(填字母).
②若用d装置保护铁,X极的电极材料应是锌(填名称).

(5)25℃时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Ksp[Mg(OH)2]=5.61×10-12,Ksp[Fe(OH)3]=2.64×10-39.25℃时,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2.215×10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甲池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2)若甲池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则甲池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OH(g)+H2O(g)?CO2(g)+3H2(g);△H>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3mol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1mol/(L•s).
(2)判断(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③④.
①v(CH3OH)═3v(H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图1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2mol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OH(g) 和2.4mol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 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容器B中CH3OH转化率为75%;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1.75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的含钠元素的物质A、B、C、D,存在如图1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为金属钠,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2)若A为过氧化钠,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3)A不论是Na还是Na2O2,依据转化关系判断物质D是NaHCO3
(4)向30ml某浓度的B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如图2的两种情况(不计CO2的溶解),则
曲线B表明M中的溶质为Na2CO3、NaHCO3;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由曲线A、B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3:10.
(5)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配制0.1mol•L-1(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则其pH,Na2CO3溶液pH大于NaHCO3溶液,说明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是原子序数均小于20的四种元素.A与B同主族,且能形成BA2、BA3两种化合物.B、C、D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B、C、D离子半径依次减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ⅠA族.
②A与D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③将C单质的水溶液滴加到B与D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2-=2C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