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510  152518  152524  152528  152534  152536  152540  152546  152548  152554  152560  152564  152566  152570  152576  152578  152584  152588  152590  152594  152596  152600  152602  152604  152605  152606  152608  152609  152610  152612  152614  152618  152620  152624  152626  152630  152636  152638  152644  152648  152650  152654  152660  152666  152668  152674  152678  152680  152686  152690  152696  15270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B.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C.Na2O、Fe2O3、Al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提纯或除杂,可采用相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是(  )
A.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小苏打杂质;分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碘单质
B.除去粗食盐中的泥沙;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C.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B.用加热蒸干AlCl3溶液的方法不能制得无水AlCl3
C.蒸馏水和0.1mol•L-1 NaOH溶液中的c(H+),前者大于后者
D.向含有少量Fe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MgCO3,可将Fe3+转化成Fe(OH)3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2H2O?Fe(OH)2+2H+,若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绿色更浅B.绿色更深C.变黄D.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 kJ•mol-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C.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D.H+(aq)+OH-(aq)═H2O(l)△H=-57.3kJ•mol-1,含1molNaOH的NaOH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
A.M的分子式是C9H6O4
B.1molM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
D.1mol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mol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将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在100℃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硝基苯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即可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
C.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别CH3OCH3和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Mg2+、Fe3+、NO3-、SCN-B.Al3+、Fe2+、Cl-、SO42-
C.K+、Na+、Cl-、HCO3-D.Na+、CH3COO-、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一定温度下,将3mol CO2和2mol H2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2(g)+H2(g)═CO(g)+H2O(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c({H}_{2}O)}{c(C{O}_{2})×c({H}_{2})}$.
(2)已知在7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则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2=2,反应$\frac{1}{2}$CO2(g)+$\frac{1}{2}$H2(g)═$\frac{1}{2}$CO(g)+$\frac{1}{2}$H2O(g)的平衡常数K3=0.71.
(3)已知在1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1.0,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在1000℃下,某时刻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此时v(正)>v(逆)(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 NaCl溶液480mL,现使用NaCl固体配制,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14.6 g.
(3)称量.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杯,目的是搅拌,加速溶解.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入容量瓶中.
(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溶液名称及浓度.
(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