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586  152594  152600  152604  152610  152612  152616  152622  152624  152630  152636  152640  152642  152646  152652  152654  152660  152664  152666  152670  152672  152676  152678  152680  152681  152682  152684  152685  152686  152688  152690  152694  152696  152700  152702  152706  152712  152714  152720  152724  152726  152730  152736  152742  152744  152750  152754  152756  152762  152766  152772  15278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3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容器内,使它们发生反应2A(s)+3B(g)?2C(g)+D(g),经过5min生成0.5mol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平均消耗速率为0.3mol(L•min)
B.C的平衡浓度为2mol/L
C.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方向移动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的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BaSO4的分子量为233,Ksp=1.0×10-10,把1.0mmol的BaSO4配成10dm3溶液,BaSO4没有溶解的量是(  )
A.0.0021gB.0.021gC.0.21gD.2.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
(1)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将0.3mol N2和0.5mol H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frac{7}{8}$,此时H2的转化率为30%;欲提高该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B(填选项字母).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H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2)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2N2(g)+6H2O(l)?4NH3(g)+3O2(g)△H=+1 530kJ/mol
又知:H2O(l)?H2O(g)△H=+44.0kJ/mol
则2N2(g)+6H2O(g)?4NH3(g)+3O2(g)△H=+1266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4}(N{H}_{3})×{c}^{3}({O}_{2})}{{c}^{2}({N}_{2})×{c}^{6}({H}_{2}O)}$,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K值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理论在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反应中应用广泛.
(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H,达到平衡状态.
①若A、B、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大于n+p(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其他条件不变,加热后A的质量减小,则反应△H大于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XOY)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c

(3)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H.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10001100
平衡常数0.680.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H<0(填“>”、“<”或“=”).
②T℃时,将FeO(s)和CO(g)各3.0mol加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转化率为W1,c(CO2)=0.15mol•L-1,则温度T低于(填“高于”、“低于”、“等于”)1000,若此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2.0mol CO(g),再达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W2,则W1=W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 Cu(NO32溶液
B.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转化率增大
C.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 应的△S<0
D.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定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①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0.04mol•L-1•min-1
②15min时,反应2NO2(g)?N2O4(g)在b点的平衡常数K(b)=$\frac{10}{9}$.
(3)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加入0.8molNO2;其平衡常数K(d)=K(b)(填“>”“=”或“<”).
(4)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D.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用如下方法好处甲醇:

①方法一:该反应的△S<0(填“>”或“<”).图中曲线a到曲线b的措施是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恒温恒容时,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AC.
A.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B.V(CO)=V(CH3OH)
C.H2的转化率达到了最大限度                  D.△H不再改变
②方法二: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充入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压强为0.1MPa和5.0MPa下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其中a点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a,b两点化学反应速率别用Va、Vb表示,则Va大于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已知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则方法二的原子利用率与方法一的原子利用率之比为16:25.
③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6Co3++CH3OH+H2O=CO2↑+6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 (g)?2SO3(g);△H<0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frac{[S{O}_{3}]^{2}}{[S{O}_{2}]^{2}[{O}_{2}]}$
(2)若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增大,SO2的转化率增大,正反应速度减小(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4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SO2和O2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15-20min和25-30min.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氧气的浓度(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b(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于平衡体系:aA(g)+bB(g)?cC(g)+dD(g)(正反应放热),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A的浓度是原来的0.45倍,则a+b>c+d
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
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n mol,再向其中充入bmol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n+bmol,则a+b=c+d
D.若a+b=c+d,则当容器内温度上升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H>0,P2>P1
B.
反应:△H<0,T1<T2
C.反应:△H>0,T2>T1;或△H<0,T2<T1D. 
反应:△H<0,T2>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