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608  152616  152622  152626  152632  152634  152638  152644  152646  152652  152658  152662  152664  152668  152674  152676  152682  152686  152688  152692  152694  152698  152700  152702  152703  152704  152706  152707  152708  152710  152712  152716  152718  152722  152724  152728  152734  152736  152742  152746  152748  152752  152758  152764  152766  152772  152776  152778  152784  152788  152794  15280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的主族元素.W、X是金属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低价氧化物、Z的单质水溶液均具有漂白性,且与O3漂白的原理相同
B.X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W2Y的晶体类型相同
C.工业上常用电解相应的盐溶液制备W、X、Z的单质
D.X元素的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黄可以用热的KOH溶液洗涤,也可以用CS2洗涤
B.盛Na2SO3、Na2S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贮存时应盖好瓶塞,防止被空气氧化
C.金属镁着火可使用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灭火剂灭火,但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从硫酸亚铁铵溶液中获取硫酸亚铁铵晶体,可以用蒸发结晶,也可以用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是因为人们能用氢气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
C.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中分散质
D.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海水提取溴、焰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 $\frac{\underline{\;熔融\;}}{\;}$3K2MnO4+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④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 ②瓷坩埚 ③蒸发皿 ④铁坩埚
(2)在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中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①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A、C,打开旋塞B、D、E,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②检验K2MnO4歧化完全的实验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3)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进行抽滤,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自然冷却结晶,抽滤,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本实验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高锰酸钾纯度分析,原理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现称取制得的高锰酸钾产品7.245g,配成500mL溶液,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50.00mL(不考虑杂质的反应),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87.23%(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g•mol-1).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测定结果将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氢气是清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氢气的制取研究是一个有趣的课题.根据提供两种制氢方法,完成下列各题:

(1)方法一:H2S热分解法,反应式为:2H2S(g)?2H2(g)+S2(g)△H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的分解实验.H2S的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t后,测得如图1所示H2S转化率曲线图.其中a为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为未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①△H>0(“>”、“<”或“=”),
②若985℃时,反应经t min达到平衡,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t min内反应速率v(H2)=$\frac{0.4c}{t}$mol•L-1•min-1(用含c、t的代数式表示).
③请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
(2)方法二:以CaO为吸收体,将生物材质(以C计)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反应装置由气化炉和燃烧炉两个反应器组成,相关反应如下表所示:
流程1:气化炉中产生H2流程2:燃烧炉中CaO再生
通入水蒸气,主要化学反应:
Ⅰ:C(s)+H2O(g)═CO(g)+H2(g)  K1
Ⅱ:CO(g)+H2O(g)═CO2(g)+H2(g)K2
Ⅲ:CaO(s)+CO2(g)═CaCO3(s)K3
通入纯氧,主要化学反应:
IV:C(s)+O2(g)═CO2(g)
△H=-393.8kJ•mol-1
V:CaCO3(s)═CaO(s)+CO2(g)
①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K=K1•K2•K3.(用K1、K2、K3表示)
②图2为反应I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各气体体积百分含量随压强变化的关系图2.若反应达某一平衡状态时,测得c(H2O)=2c(H2)=2c(CO)=2mol•L-1,试根据H2O的体积百分含量变化曲线,补充完整CO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③对于可逆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H=-87.9kJ•mol-1;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H2产量的是AC.(填字母编号)
A.降低体系的温度
B.使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加倍
C.适当增加水蒸气的通入量
D.增加CaO的量,提高CO2的吸收率?
(3)方法二与方法一相比其优点有实现了吸收剂CaO的循环,降低能耗(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发展“乙醇汽油”
B.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以发生加成、水解和氧化反应
C.苯和苯甲酸的混合物1mol,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为7.5NA
D.乙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是因为苯环对侧链上的-CH2-产生了影响,使其变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会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沉淀不消失
B.浓的NaOH溶液不慎溅到皮肤上,可无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或稀醋酸溶液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F固体,再滴加氨水,无沉淀产生说明[AlF6]3-很难电离
D.检验Cl-时,为了排除SO42-的干扰,可先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表明原溶液中有Cl-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海世博会很多场馆的外墙使用的非晶体薄膜,以充分利用天阳能,体现低碳经济
B.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措施有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若在水果贮藏室中,放几块被KMnO4溶液浸透过的“砖块”,可延长水果保存时间
D.常温时,某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则其反应速率就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强酸和1 mol强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B.热化学方程式中表明的热量是指每摩尔反应物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
A.Fe2O3跟稀硝酸反应B.Al(OH)3跟稀硝酸反应
C.CuO跟稀硝酸反应D.Fe(OH)2跟稀硝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