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709  152717  152723  152727  152733  152735  152739  152745  152747  152753  152759  152763  152765  152769  152775  152777  152783  152787  152789  152793  152795  152799  152801  152803  152804  152805  152807  152808  152809  152811  152813  152817  152819  152823  152825  152829  152835  152837  152843  152847  152849  152853  152859  152865  152867  152873  152877  152879  152885  152889  152895  15290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室温下,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Cu2+、SO42-、NO3-B.Mg2+、Fe2+、NO3-、I-
C.K+、Na+、Al3+、SO42-D.K+、Na+、SO3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硫酰氯(SO2Cl2)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表:
物质熔点/℃沸点/℃其它性质
SO2Cl2-54.169.1①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
②易分解:SO2Cl2$\frac{\underline{\;100℃\;}}{\;}$SO2↑+Cl2
H2SO410.4338吸水性且不易分解
实验室用干燥而纯净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合成硫酰氯,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冷却水的进口为a(填“a”或“b”).
(2)仪器B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
(3)实验时,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5Cl-+6H+=3Cl2↑+3H2O.
(4)装置丙的作用为除去Cl2中的HCl,若缺少装置乙,则硫酰氯会水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5)少量硫酰氯也可用氯磺酸(ClSO3H)分解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SO3H═H2SO4+SO2Cl2,此方法得到的产品中会混有硫酸.
①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硫酰氯的方法是蒸馏.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产品中有硫酸(可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蒸馏水、石蕊溶液):取产物在干燥条件下加热至完全反应(或挥发或分解等),冷却后加水稀释;取少量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再取少量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H2SO4.或取反应后的产物直接加B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含有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以碳酸镁(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取硫酸镁晶体,并测定Mg2+含量:将原料完全溶于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足量的H2O2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静置后过滤,除去滤渣,将滤液结晶得硫酸镁晶体.
(1)30.00mL 5.00mol•L-1的稀硫酸至少能溶解原料的质量为12.60g.
(2)加入H2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已知:Ksp[Fe(OH)3]=1.0×10-39,Ksp[Mg(OH)2]=1.0×10-12
室温下,若溶液中c(Mg2+)=0.01mol•L-1,欲使溶液中的c(Fe3+)≤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3~9.
(4)常采用下列方法测定结晶硫酸镁中Mg2+的含量:
已知:①在pH为9~10时,Mg2+、Zn2+均能与EDTA(H2Y2-)形成配合物
②在pH为5~6时,Zn2+除了与EDTA反应,还能将Mg2+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中的Mg2+“置换”出来:Zn2++MgH2Y=ZnH2Y+Mg2+
步骤1:准确称取得到的硫酸镁晶体1.50g加入过量的EDTA,配成100mL pH在9~10之间溶液A
步骤2:准确移取25.00mL溶液A于锥形瓶中,用0.10mol•L-1Zn2+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步骤3:准确移取25.00mL溶液A于另一只锥形瓶中,调节pH在5~6;用0.10mol•L-1Zn2+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30.00mL.
计算该结晶硫酸镁中Mg2+的质量分数(请给出计算过程)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常见还原剂SO2、I-、Fe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SO2>I->Fe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1)上述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是C;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D中,烧杯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4)实验开始时,关闭K1,打开K2,通入少量 氯气,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Cl2═I2+2Cl-
(5)为验证I-的还原性比Fe2+强,取B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应再往试管中滴入淀粉溶液溶液,现象是溶液呈蓝色;
(6)在进行完操作(4)后,为了比较SO2和I-的还原性强弱,接下来的操作是A
A.打开K1      B.打开K2       C.同时打开K1和K2
(7)若打开K2,通入Cl2恰好将Fe2+、I-全部氧化后,再打开K1通入SO2,当Fe3+全部转化为Fe2+时,此时通入的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5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镁及铁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工业废水(主要含Mg2+、Fe3+、Cl-)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和铁,主要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
Mg2+9.611.0
Fe3+2.73.7

(1)试剂①可以是AB
A.MgCO3       B.Mg(OH)2C.NaOH           D.NH3•H2O
其目的是使溶液的pH升高,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分离出去.
(2)图1是该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进行过程③的实验装置图.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制备干燥的HCl气体,抑制MgCl2的水解.
(3)为了分析废水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废水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否(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KMnO4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剂.
②下列滴定操作可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CD.
A.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过再装待测液.
B.滴定前读数仰视.滴定后读数俯视.
C.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洗涤.
D.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③某同学称取5.000g废水,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废水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480%.
实验
编号
待测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标液的
体积读数(mL)
滴定后标液的
体积读数(mL)
120.001.2021.22
220.002.2122.19
320.001.5023.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90g,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重质量为128g.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

请问答下列问题:
(1)A是Na2O2,G是FeCl3.(填化学式)
(2)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④(填序号).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在实验室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在F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发生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O2+4Fe2++6H2O=4Fe(OH)3↓+O2↑+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试根据以下信息进行判断:下列为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a、b为反应条件,
(1)若A为气态化合物,B到C转化不需要条件,则A为NH3(填写化学式),
写出工业合成A化学方程式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写出Cu+D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
(2)把某黑色固体Y加热至红热,投入到上述某种黄色溶液D中产生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X,将X作如下所示实验: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YC        N稀HNO3;写出黑色固体Y与黄色溶液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把盛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
①若一段时间内水上升且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是4:1,若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0.036mo/L.(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②若一段时间后上升的水只升到试管容积的一半,则剩余的气体为O2(用化学式表示).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是2:3.
(2)二氧化氮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非常稳定的产物,其化学方程式为:6NO2+8NH3=7N2+12H2O,若20ml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已知实际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BD
A.3:4        B.3:2         C.1:2       D.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请回答:
(1)实验室利用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①上图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K.
②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NH3+H2O?NH3•H2O?NH4++OH-
(3)在上图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C
A.HCl和H2O         B.NH3和H2O        C.NH3和苯         D.CO2和烧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