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938  152946  152952  152956  152962  152964  152968  152974  152976  152982  152988  152992  152994  152998  153004  153006  153012  153016  153018  153022  153024  153028  153030  153032  153033  153034  153036  153037  153038  153040  153042  153046  153048  153052  153054  153058  153064  153066  153072  153076  153078  153082  153088  153094  153096  153102  153106  153108  153114  153118  153124  15313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CrO42-$→_{①转化}^{H+}$Cr2O72-$→_{②还原}^{Fe_{3}+}$Cr3+$→_{③沉淀}^{OH-}$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橙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c.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 (Cr2O72-)=v (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6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2H++2e-=H2↑.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 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通过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图1仪器中,在灼烧固体样品时必须用到的是坩埚、泥三角(填名称).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保证NaHCO3分解完全.
(3)若加热过程中有晶体迸溅出来,则测得的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案二 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浓H2SO4;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分液漏斗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实验前称取17.9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29.6%.
(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向NaBr、NaI、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为(  )
A.NaCl  Na2SO4B.NaCl  NaBr  Na2SO4
C.NaCl  Na2SO4  I2D.NaCl  NaI  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用4mol/L的标准盐酸配制0.1mol/L的盐酸500mL,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罐头厂在装食品罐头时,通常要添加一些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防止食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此类食物防腐剂应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铁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铁在人体中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的,而Fe2+更容易被吸收,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C所起的作用是还原剂.(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且HCl遇NH3会产生NH4Cl,NH4Cl为白色固体.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若管道漏气遇NH3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将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由丙烷、乙烯和乙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三种组分的体积比为(  )
A.1:2:4B.1:2:3C.3:2:1D.2: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炼铝厂的废料中主要含Al、Al2O3及少量SiO2和FeO•xFe2O3,可用于制备明矾[KAl(SO42•12H2O].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过程中的应选择H2SO4(写酸的化学式).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大酸的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反应温度、粉碎等.(写出两条)
(2)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在溶液A中加入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条件下MnO4-转化为Mn2+)5Fe2++MnO4-+8H+═5Fe3++Mn2++4H2O.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Al(OH)3Fe(OH)2Fe(OH)3
开始沉淀时3.46.31.5
完全沉淀时4.78.32.8
调节pH=3的目的是使Fe3+转化成Fe(OH)3沉淀,防止Al3+沉淀.此步骤中,可以用H2O2代替KMnO4,写出H2O2的电子式
(4)只用一种试剂检验溶液A中是否存在Fe2+,该试剂是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写名称).
(5)己知在pH=3、加热条件下,加入Mn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2++2MnO4-+2H2O═5MnO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浓硝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加热或见光易分解生成NO2.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情况.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 (浓)$\frac{\underline{\;\;△\;\;}}{\;}$4NO2↑+CO2↑+2H2O,消耗1molC转移的电
子是4mol.
(2)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进行实验,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碳与浓硝酸反应,原因是4HNO3$\frac{\underline{\;\;△\;\;}}{\;}$4NO2↑+O2↑+2H2O(用方程式表示).
(3)乙同学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实验.
资料:0℃时N2O4是液体;NO2?N2O4
①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
②最能说明碳与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 ↓+H2O,装置D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③为了排除干扰,对A装置有下面几种操作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D(填序号).
A.将木炭与浓硝酸一起放在装置中加热  B.将木炭加热,再加入冷浓硝酸
C.先加热浓硝酸,再加入木炭          D.将木炭加热,再投入到冷浓硝酸中
(4)装置1和装置2相比最大缺点是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正确
B.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CO32-+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
C.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2OH-+2H++SO42-═CaSO4↓+2H2O 错误,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