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3204  153212  153218  153222  153228  153230  153234  153240  153242  153248  153254  153258  153260  153264  153270  153272  153278  153282  153284  153288  153290  153294  153296  153298  153299  153300  153302  153303  153304  153306  153308  153312  153314  153318  153320  153324  153330  153332  153338  153342  153344  153348  153354  153360  153362  153368  153372  153374  153380  153384  153390  15339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YZW
原子半径/pm1601437066
主要化合价+2+3+5、+3、-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单质、Y单质工业上均用电解其氧化物法得来
B.Z、W两元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Z的化合价一定不同
C.Y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所以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1)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4~5.5(介于此区间内的任意值或区间均可);
(2)pH由6增大至8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2PO4-+OH-=HPO42
(3)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HPO42-)>c(H2PO4-
(4)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Ca2++2HPO42-═Ca3(PO42↓+2H+
(5)测得H3PO4与NaOH反应后的混合液pH=12时,计算参加反应的H3PO4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豆类中的香豆雌酚是一种植物雌性激素,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5H10O5
B.该物质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5molBr2发生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X、Y、Z、W四种主族元素,若已知阳离子X、Y和阴离子Z、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并且离子径X>Y、Z>W,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W>Y>Z>XB.Y>X>W>ZC.Y>X>Z>WD.Z>Y>X>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正盐A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反应,图中①~⑧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某些物质已略去),其中①、②、④、⑤为无色气体,⑥为红棕色气体.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式A(NH42CO3⑥N02⑦C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⑧+⑦→②+③+⑥:4HNO3(浓)+C$\frac{\underline{\;\;△\;\;}}{\;}$CO2↑+4N02↑+2H2O
①+④→⑤: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⑧→⑤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粉煤灰中含有SiO2、Al2O3、Fe2O3等,某实验室对其进行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得到的“熟料”中可溶性的成分主要是NH4Fe(SO42、NH4Al(SO42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e(SO42、NH4Cl、CH3COO NH4的溶液中NH4+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3COONH4<NH4Cl<NH4Fe(SO42
(2)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SiO2+2OH-=SiO32-+H2O.
(3)已知KSP[Fe(OH)3]=4×10-38,KSP[Al(OH)3]=1×10-33.为实现步骤③的实验目的,应使溶液中c(Fe3+)、c(Al3+)均小于或等于1×10-9 mol•L-1可认为完全沉淀,则溶液A至少应调节到pH=6;用NH4HCO3调节pH的实验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HCO3-=H2O+CO2↑.
(4)实验室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玻璃棒、蒸发皿,得到的晶体主要成份是(填化学式)(NH42SO4.第⑤步所加试剂D是NaOH溶液;第⑥步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CCl4中含有0.4NA个碳氯单键
B.22.4LCl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共转移NA个电子
C.1 L 1 mol/L的氯化铜溶液中Cu2+的数目小于NA
D.5.6g铁在0.1 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记载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说明不能加热青蒿,因高温可能使活性成分受损.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作为溶剂来提取青蒿素,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22O5
B.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C.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作为溶剂来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化学上叫萃取
D.青蒿素能够治疗疟疾可能与结构中存在过氧键或酯基等基团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 mol/L的盐酸与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水混合后pH=1.5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