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3523  153531  153537  153541  153547  153549  153553  153559  153561  153567  153573  153577  153579  153583  153589  153591  153597  153601  153603  153607  153609  153613  153615  153617  153618  153619  153621  153622  153623  153625  153627  153631  153633  153637  153639  153643  153649  153651  153657  153661  153663  153667  153673  153679  153681  153687  153691  153693  153699  153703  153709  15371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溶液进行检测分析,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1-、MnO4-、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①经实验可知溶液明显呈酸性.
②取1O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人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1)写出气体丙的电子式_
(2)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CO3-、Cl-、MnO4-(填离子的化学式)离子,一定含有的离子有NH4+、Al3+、SO42-(同上).
(3)不存在的离子中,有一种离子在酸性环境中与S02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SO2+2MnO4-+2H2O=2Mn2++5SO42-+4H+
(4)检验该试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的具体操作为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火焰呈紫色,证明有K+
(5)为确定上述溶液中所含的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取lOOmL上述溶液并向其中加入Na2O2固体,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Na2O2固体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该lOOn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乙酸丁酯沸点、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 乙酸1-丁醇 乙酸丁酯 90%浓硫酸 
 沸点 117.9℃ 117.2℃ 126.3℃ 338.0℃
 溶解性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与水混溶
某研究行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取乙酸丁酯的方案,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三颈瓶中d中加入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1-丁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控制115-125℃均匀加热装有混合液的三颈瓶5-10min.
③待锥形瓶e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锥形瓶e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丁酯层,洗涤,干燥.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先加入丁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乙酸;写出制取乙酸丁酯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 $→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BC(填序号);
A.中和乙酸和1-丁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1-丁醇
C.乙酸丁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当温度计a(填写“a”或“b”)的温度读数达到126.3℃时,开始收集产品乙酸丁酯.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在浅红色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液体出现,闻到香味,振荡后碳酸钠溶液层红色变浅;分离处乙酸丁酯后,一般用饱和食盐水和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除去(填名称)碳酸钠、乙醇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丁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序号)B.
A.五氧化二磷   B.无水硫酸钠
C.碱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探究铁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i.NO+Fe(NO)SO4(棕色)
ii.KMnO4溶液可氧化吸收NO和NO2
iii.0.2mol•L-1 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NO、NO2混合气体中的NO2,而不吸收NO
实验Ⅰ用以下装置验证铁和过量12mol?L-1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
(1)图1的A装置中加入硝酸前需加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对NO的检验产生干扰.
(2)通N2一段时间后,加入12mol?L-1硝酸后看到A装置中产生红棕色气体,B装置中溶液变棕色.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理由是NO2在B装置中与水反应生成NO.请在图1装置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在A和B装置间增加一个装有0.2mol•L-1NaOH溶液的洗气装置.
(3)用图1的A装置和图2装置可测量反应产生的NO体积,实验操作如下
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往A装置中加入铁片后,再往分液漏斗加入12mol?L-1的硝酸
C.通N2一段时间后关闭
D.向水槽中加入0.2mol?L-1NaOH溶液
e.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一定量12mol?L-1硝酸后,关闭活塞
f.将装满0.2mol?L-1NaOH溶液的量筒倒扣在水槽中
g.待反应装置恢复至室温时,读取数据
①操作的正确顺序是a→b→d→c→f→e→g
②读取数据时应注意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内溶液的液面与水槽的液面相平,视线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相平.
实验Ⅱ对4mol?L-1硝酸与过量铁反应的产物进行探究
反应过程中溶液中c(H+)和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随铁的消耗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4)据图推测HNO3在bc段的还原产物是NH4+或NH4NO3(填化学式);若在ab段只产生单一的气体,则该气体是N2O(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盐析
B.芳香烃就是苯和苯的同系物
C.SO2和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1mol 下列物质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3 molB.4molC.5 molD.6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
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
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mol;
H2O(l)═H2O(g)△H=+44.0kJ/mol.
(1)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6262.5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质量比为2:1.当有0.3mol的S参加反应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广泛.

(1)通常可用图1、图2所示的两种方式减缓海水埘钢闸门A的腐蚀,则图1中防止腐蚀的方法名称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图2中材料C最好选择d.(填字母序号)
a.钠块b.铜块c.锌块d.石墨
(2)己知: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04).
①铜铬构成原电池如图3所示,其中盛稀硫酸烧杯中的现象为铜电极上有气泡冒出.盐桥中装的是饱和KC1琼脂溶液,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溶液呈电中性,凡是有盐桥的原电池,盐桥 中均可以用饱和KC1琼脂溶液
B.理论上1mol Cr溶解,盐桥中将有2mol Cl-进入左池,2 mol K+进入右池
C.此过程中H+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铬极通过导线到铜极,又通过盐桥转移到左烧杯中
②如构成图4电池发现,铜电极上不再有图1的现象,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遇空气呈红棕色.写出正极电极反应式4H++NO3-+3e-=NO↑+2H2O.
(3)工业上,采用石墨、铁棒作为电极,电解除去废水中的CN-(C为+4价.下同),装 置如图所示,通电过程中,阴、阳两极均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阳极区两种离子的放电产物会进一步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3C12+2CN0-+80H-═N2+6Cl-+2C032-+4H20.
①铁电极应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填写电极名称)
②阴极产物 有氢气,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l一2e-=Cl2和CN--2e-+2OH-═CN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阅读下列有关能源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mol HI需要放出(填“放出”或“吸收”)5.5kJ的热量.
(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在如图甲、乙两装置中,甲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填“正”或“负”);乙中铝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导线上电子由Ag极流向石墨极B.负极电极反应式:Fe3++e-═Fe2+
C.盐桥中阴离子移向AgNO3溶液D.总反应为:Fe3++Ag═Fe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