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3792  153800  153806  153810  153816  153818  153822  153828  153830  153836  153842  153846  153848  153852  153858  153860  153866  153870  153872  153876  153878  153882  153884  153886  153887  153888  153890  153891  153892  153894  153896  153900  153902  153906  153908  153912  153918  153920  153926  153930  153932  153936  153942  153948  153950  153956  153960  153962  153968  153972  153978  15398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而能共存的是(  )
A.Na2SO4  KNO3  Na2CO3   NH4ClB.H2SO4  BaCl2  Na2SO4  NaOH
C.MgCl2  AgNO3  KNO3  HClD.NH4HCO3  NaOH  NaCl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1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1)检验乙醛的试剂是A C(填字母).
A.银氨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新制Cu(OH)2      D.氧化铜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催化剂}$2CH3CHO+2H2O.
(3)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适当加快生成乙醇蒸汽的速率,获得平稳的乙醇气流,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发生倒吸.
(4)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  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丁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过量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你认为可用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量来估量.
(5)该课外活动小组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用pH试纸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反之,猜想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Fe与HCl反应:2Fe+6H+═2Fe3++3H2
B.Cu与AgNO3反应:2Ag++Cu═Cu2++2Ag
C.醋酸与NaOH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CuSO4与Ba(OH)2反应:Cu2++2OH-+SO42-+Ba2+═Ba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向a中通入H2,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持续通入H2可观察到b中铂电极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电池的总反应为HCl+NaOH=H2O+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可用下法转化为可利用的硫.
(1)用如图所示电解池电解,观察到A电极有气泡逸出.
①混合溶液中K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
②取少量电解后B极溶液与绿矾溶液混合,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据此判断X是直流电源的负极(填“正”或“负”),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N)6]3-+3Fe2+=Fe3[Fe(CN)6]2↓.
③电解后A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或“减小”),A电极的总反应式为2HCO3-+2 e-═H2↑+2CO32-
(2)向电解后的溶液中,通入含H2S的气态废弃物,得到可以利用的硫,余下的电解质溶液可以循环利用.写出硫化氢转化为硫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2[Fe(CN)6]3-+2CO32-+H2S═2[Fe(CN)6]4-+2HCO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以天然气替代石油生产液体燃料和基础化学品是当前化学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1)我国科学家包信和院士领衔的团队,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一步高效生产链烃X、芳烃Y和Z等重要化工原料,反应过程本身实现了CO2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若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78、128,且X、Y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Z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峰.
①有关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HC═CC-CC≡CC-H
E/(kJ•mol-1436.0615347.7812413.4
写出甲烷一步生成X的热化学方程式2CH4(g)$\stackrel{催化剂}{→}$C2H4(g)+2H2(g)△H=+166.6kJ/mol,
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②甲烷生成芳烃Y的原子利用率为81.25%.
③Z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CH33,其二氯取代物有6种.
(2)碳酸乙二醇酯在锂电池中有重要用途.已知:

①请以CO2、X、空气为原料,利用绿色化学原则制备碳酸乙二醇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生产1t碳酸乙二醇酯在理论上可以吸收0.5t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绿色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C.绿色化学反应选择的原料、催化剂、溶剂都应该是无毒无害的
D.乙烯分别与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制备1,2-二溴乙烷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学生欲通过实验验证Fe2+的性质.
(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的还原性,填写了下表.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离子方程式
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Fe2++NO3-+2H+=Fe3++NO2↑+H2O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为探究溶液变为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2)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变红.该现象的结论是Fe2+被硝酸氧化为Fe3+
(3)查阅资料,发现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3+或Fe2+发生反应而得到的.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

Ⅰ、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并无明显变化.
Ⅱ、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
Ⅲ、为与I中实验对照,更换丙、丁后,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I中相同.
①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使NO2转化为NO;
③步骤II的目的是排出乙右侧装置中残留的NO2
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溶液的深棕色是由NO或NO2与Fe2+作用得到(或不是由NO或NO2与Fe3+作用得到).
(4)该同学重新进行(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他的实验操作是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新制FeSO4溶液,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肉桂醛常用于牙膏、口香糖、口气清新剂等口腔护理品,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工业上电解肉桂醇制备肉桂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肉桂醛与新制Cu(OH)2的混合物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B.电解肉桂醇制得的肉桂醛在电解池的阳极生成
C.仅用新制银氨溶液和溴水不能鉴别肉桂醛中的碳碳双键
D.13.2g肉桂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目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角度解释下列古文或谚语,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古文或谚语化学解释
A日照香炉生紫烟碘的升华
B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置换反应
C煮豆燃豆箕,豆在斧中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雷雨肥庄稼自然界固氮作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