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033  154041  154047  154051  154057  154059  154063  154069  154071  154077  154083  154087  154089  154093  154099  154101  154107  154111  154113  154117  154119  154123  154125  154127  154128  154129  154131  154132  154133  154135  154137  154141  154143  154147  154149  154153  154159  154161  154167  154171  154173  154177  154183  154189  154191  154197  154201  154203  154209  154213  154219  15422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校课外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而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右图(加热装置和

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D是尾气处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关闭K,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下端中形成一段液柱,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2)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CO2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除尽;为达此目的,应如何操作打开K,将CO2气体通入至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
(3)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铜丝上产生气泡,溶液逐渐变蓝;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
(4)装置E和F的作用是验证无色气体为NO;为验证实验此作用,其操作方法和现象是推动注射器,将F中空气通入E中,无色气体变红.
(5)D部分仪器a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X、Y、Z、W、N是短周期元素中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工业上常用电解W与N的化合物来制备N单质.
(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ⅤA族.化合物甲由元素X与Z组成,1 mol甲含18 mol电子,请写出甲的电子式:
(2)元素N的一种常见的可溶性盐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lO2-+2H2O?Al(OH)3+OH-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4)已知离子化合物乙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乙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1 mol乙能与过量NaOH浓溶液反应,最多可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写出加热条件下乙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32-+2H2O.
(5)乙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等式表达式为c(NH4+)+c(H+)=2c(CO32-)+c(H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为(  )
A.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
D.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D、E、F、G、L、I九种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A与E、B与G、D与L分别为同一主族,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F的质子数比D多5,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F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元素中非金属所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填化学式)SiH4,E、F、L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S2->Na+>Al3+
(2)由L、I两元素可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化合物X,化合物X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X的电子式为
(3)固体化合物E2D2投入到化合物E2L的水溶液中,只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2O2+S2-+2H2O=S↓+2Na++4OH-
(4)由A、B、C、D按原子个数比4:1:1:2形成一种化合物Y,则Y的化学式为(NH42C2O4 ,向Y中加足量稀硫酸后,再加高锰酸钾溶液,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利用KMnO4溶液(  )
A.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氧化性较强,催熟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酸铜、硝酸铁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的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1):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 g水)见表.
温度(℃)20406080100
石膏0.320.260.150.110.07
胆矾3244.661.883.8114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
②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3Cu+2HNO3+3H2SO4=3CuSO4+2NO↑+4H2O;
③操作I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00℃左右;
④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将热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铁粉和稀硝酸及如图装置制取Fe(NO33(固定所用仪器和加热装置未画出).
①为保证原料的充分利用,并加快反应速率,往往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以内.该实验中对圆底烧瓶加热的最佳方式是水浴加热;
②请在图2中虚线框内画出尾气吸收装置
(提示:碱液可快速、充分吸收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2A(g)+B(g)?n 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K(300℃)>K(350℃),某温度下,A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增大
C.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化学平衡常数K(A)小于K(B)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反应,有关物质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B.t0时,X、Y、Z的质量不再改变
C.t0时,Z的浓度为1.2 mol/LD.t0时,反应停止,反应速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A、B、C、D、E、F、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1)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8H10O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组峰,C不能与NaOH反应,写出C的结构简式.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②(填数字序号).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2NaOH$→_{△}^{H_{2}O}$+2NaCl;+O2$→_{△}^{Cu}$+2H2O.
(3)1 mol D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完全反应生成E,E是合成纤维涤纶的一种单体,另一种单体是C,写出合成涤纶的化学方程式
(4)1 mol E、F(F的式量小于E)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相等,且1 mol F能和1 mol NaOH完全反应,写出F的结构简式
(5)G的分子式为C8H8O4,且知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G不与NaHCO3反应,能与Na和NaOH反应,等质量的G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符合上述条件G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H2↑.
(2)乙中负极为Al,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Mg(填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Al(填写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AD(填字母).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