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215  154223  154229  154233  154239  154241  154245  154251  154253  154259  154265  154269  154271  154275  154281  154283  154289  154293  154295  154299  154301  154305  154307  154309  154310  154311  154313  154314  154315  154317  154319  154323  154325  154329  154331  154335  154341  154343  154349  154353  154355  154359  154365  154371  154373  154379  154383  154385  154391  154395  154401  15440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含4mol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含3NA个σ键的甲醛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2molNO和1mol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小于2NA
D.1molFe与一定量的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1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frac{3}{P}$
B.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位置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若此时A、B和C均增加1mol,平衡正向移动
C.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1mol,若此时再充入3molN2,则平衡正向移动
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铝(熔点660℃)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熔点2045℃)和冰晶石(NaAlF6,六氟合铝酸钠)混合熔融后电解制得.回答下列间题:
(1)冶金工业上常用金属铝作还原剂冶炼钒、铬、锰,铝与V2O3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V2O3+2Al$\frac{\underline{\;高温\;}}{\;}$2V+Al2O3
(2)将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可观察到铝熔化而不滴落,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的熔点高;铝是活泼金属,但打磨过的铝片投入沸水中不易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若将铝片用饱和Hg(NO32溶液浸泡数分钟,取出后迅速洗净,可制得俗称“铝汞齐“的铝汞合金,铝汞齐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快速生长出篷松的白毛(Al2O3),若将新制的铝汞齐放入水中,可迅速反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2O=2Al(OH)3+3H2↑;铝汞齐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的原因可能是表面不容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3)将0.1mol•L-1AlCl3溶液和10%NH4F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氨水,无沉淀析出.则AlCl3与NH4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NH4F=(NH43AlF6+3NH4Cl;该实验所用试管及盛装NH4F溶液的试剂瓶均为塑料材质,原因是氟化铵中的氟离子水解生成氢氟酸,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性而对塑料则无腐蚀性.
(4)饮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有研究人员建议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Al+6NO3-+4OH-=10AlO2-+3N2↑+2H2O,此方法的缺点是处理后的水中生成了AlO2-,仍然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还需要对该饮用水进行一系列后续处理.
已知:25℃时,Ksp[Al(OH)3]=1.3×10-33
Al(OH)3?AlO2-+H++H2O K=1.0×10-13
25℃时,若欲使上述处理后的水中AlO2-浓度降到1.0×10-6mol•L-1,则应调节至pH=7,此时水中c(Al3+)=1.3×10-1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分子式为C9H12
B.N分子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M的二氯代物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M、N、W均可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加聚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化合物Z2T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是:Y>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
D.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中性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标定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时,若取NaOH25.00mL,这时至少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有机物A只含C、H、O三种元素,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6}{3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A经催化氧化生成B,B经催化氧化生成C,A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环状化合物D,则A与C反应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OOC-COOH+HOCH2-CH2OH$→_{△}^{浓硫酸}$,B的结构简式为OGC-CHO.
(2)对有机物E的组成、结构、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①E的蒸汽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5.19倍;
②完全燃烧16.6g有机物E,得到35.2g CO2和5.4g H2O;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E分子中只有2种不同结构位置的氢原子;
④E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易溶于Na2CO3溶液,放出无色气体.
E的分子式为C8H6O4,结构简式为
(3)A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常见合成纤维,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一种含有五元环和六元环的有机物F,F的结构简式为
(5)C可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所得还原产物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YZMRQ
原子半径/nm0.1860.0740.0990.143
主要化合价-4,+4-2-1,+7+3
其它常温下该单质为黄色固体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焰色反应呈黄色其氧化物可做耐火材料
(1)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ⅢA族.基态Q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X的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属于极性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大于0.099nm小于0.143nm.
(4)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甲+乙→丙十水.若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的化学式是NaAlO2
(5)M的氢化物是常见溶剂,白色硫酸铜粉末溶解于其中能形成蓝色溶液,请解释原因:铜离子结合水分子变成水合铜离子.
(6)Z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为体心立方堆积,设Z原子半径为r cm,则Z晶体的密度为$\frac{2×23}{{N}_{A}(\frac{4r}{\sqrt{3}})^{3}}$g/cm3(写出表达式,假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Ⅰ、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Ⅱ、加热三颈瓶A直到D中品红溶液褪色,熄灭酒精灯;
Ⅲ、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实验中观察到三颈瓶A中有白色固体产生,该固体为CuSO4(填化学式).
(2)熄灭酒精灯后,发现D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A中压强减小时,空气从C导管进入A中,可防止D中液体倒吸;
(3)支管B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
(4)实验中还发现铜丝表面有黑色固体X,其中可能含有CuO,CuS,Cu2S,以及被掩蔽的Cu2O,已知Cu2O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在氧气中煅烧转化为CuO; CuS和Cu2S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中煅烧,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探究X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向m1g固体X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得蓝色滤液,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得m2g,将该滤渣在氧气流中锻烧、冷却称量至恒重为m3g.
①若m2>m3,则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3O2$\frac{\underline{\;\;△\;\;}}{\;}$2CuO+2SO2
②若m2=m3,则固体X中一定含有Cu2O,Cu2S (填化学式).
(5)为探究D中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该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I.将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Ⅱ.常温下,向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固体,品红溶液均褪色,且加入亚硫酸钠固体的品红溶液褪色较快.
①据实验I推断,使品红试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有3种;
②依据实验Ⅱ,该小组同学得出结论:
a.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结论a是否正确否 (填“是”或“否”),理由是HSO3-和SO32-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
b.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是SO32- (填微粒符号).(已知在25℃时,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54×10-2,ka2=1.02×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