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300  154308  154314  154318  154324  154326  154330  154336  154338  154344  154350  154354  154356  154360  154366  154368  154374  154378  154380  154384  154386  154390  154392  154394  154395  154396  154398  154399  154400  154402  154404  154408  154410  154414  154416  154420  154426  154428  154434  154438  154440  154444  154450  154456  154458  154464  154468  154470  154476  154480  154486  15449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少
B.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浓H2SO4和稀H2SO4与锌反应时均能产生气体
D.H2S、HI气体均不能用浓H2SO4制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开始进入市场,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与钾元素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Se
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
C.S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D.H2SeO4的酸性比硫酸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新闻联播》播放了一则新闻:近年来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云岗石窟”严重腐蚀风化,急剧损坏.其主要原因是在它的旁边新修了一条高速公路.我国不惜花费二亿元资金另修一条路,让公路绕道而行来保护这一珍贵的文物.通过这则新闻你认为造成腐蚀损坏的主要原因是(  )
A.车辆排放大量尾气B.居民燃煤
C.车辆尘埃D.风吹日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绝对值相等,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且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与B的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E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F的基态原子的3d轨道是4s电子数的4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基态原了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
(2)B、C、D、E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Mg<C<O<N;(用元素符号回答)
(3)下列关于B2A2分子和A2D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E;
A.分子中都含有σ键和π键
B.中心原子都sp杂化
C.都是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互为等电子体
E.B2A2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A2D2分子
(4)F2+能与BD分子形成[F(BD)4]2+,其原因是BD分子中含有孤电子对;
(5)由B、E、F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具有超导性的晶体,晶胞如图所示.B位于E和F原子紧密堆积所形成的空隙当中.与一个F原子距离最近的F原子的数目为8,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gNi3C,若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B、E、F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1pm、r2pm、r3pm,则该晶体的密度表达式为$\frac{1{0}^{30}M}{2\sqrt{2}({r}_{2}+{r}_{3})^{3}•{N}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盐泥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渣,主要成分是镁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含少量铁、铝、钙的盐).实验室以盐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实验过程如下:
29.0g盐泥$→_{②稀硫酸调pH为1-2}^{①水,调成泥浆}$$→_{④过滤}^{③煮沸}$滤液Ⅰ→滤液Ⅱ→产品
已知:①室温下Ksp[Mg(OH)2]=6.0×10-12.②在溶液中,Fe2+、Fe3+、Al3+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依次为7.1~9.6、2.0~3.7、3.1~4.7.③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在盐泥中加入稀硫酸调pH为1~2以及煮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Mg2+的浸取率;
(2)若室温下的溶液中Mg2+的浓度为6.0mol•L-1,则溶液pH≥8才可能产生Mg(OH)2沉淀.
(3)由滤液Ⅰ到滤液Ⅱ需先加入NaClO调溶液pH约为5,再趁热过滤,则趁热过滤的目的是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得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l(OH)3、Fe(OH)3、CaSO4•2H2O;
(4)从滤液Ⅱ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 ②过滤,得沉淀;③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⑤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获得的MgSO4•7H2O的质量为24.6g,则该盐泥中镁[以Mg(OH)2计]的百分含量约为20.0%(Mg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新型陶瓷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H2的保护下,使SiCl4与N2反应生成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SiCl4+2N2+6H2$\frac{\underline{\;高温\;}}{\;}$Si3N4+12HCl;
(2)一种用工业硅(含少量钾、钠、铁、铜的氧化物),已知硅的熔点是1420℃,高温下氧气及水蒸气能明显腐蚀氮化硅.一种合成氮化硅的工艺主要流程如图:

①净化N2和H2时,铜屑的作用是除去原料气中的氧气;硅胶的作用是除去生成的水蒸气;
②在氮化炉中3SiO2(s)+2N2(g)═Si3N4(s)△H=-727.5kJ/mol,开始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氮气的流速以控制温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防止局部过热,导致硅熔化熔合成团,阻碍与N2的接触;体系中要通入适量的氢气是为了将体系中的氧气转化为水蒸气,而易被除去(或将整个体系中空气排尽);
③X可能是硝酸(选填:“盐酸”、“硝酸”、“硫酸”、“氢氟酸”).
(3)工业上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流程制取纯硅:
①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HCl3+3H2O═H2SiO3+H2↑+3HCl;
②假设每一轮次制备1mol纯硅,且生产过程中硅元素没有损失,反应Ⅰ中HCl的利 用率为90%,反应Ⅱ中H2的利用率为93.75%.则在第二轮次的生产中,补充投入HCl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种种极端天气,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导致极端天气的重要因素.
(1)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mol NO和2.030mol固体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气体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活性炭NOEF
T12.0000.0400.0300.030
T22.0050.0500.0250.025
①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NO?N2+CO2
②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N}_{2})c(C{O}_{2})}{{c}^{2}(NO)}$,根据上述信息判断,T1和T2的关系是C;
A.T1>T2B.T1<T2C.无法比较
③在T1℃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cd;
a.增大c(NO)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F
(2)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H2,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SO2+I2+2H2O=SO42-+2I-+4H+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HI分解为可逆反应,及时分离出产物H2,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3)开发新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DMFC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通过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填“正”或“负”),b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醛是深受关注的有机化合物.甲醛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在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醛水溶液,经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甲醛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滴定氢氧化钠.
完成下列填空:
(1)将4.00mL甲醛水溶液加入到经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用浓度为1.100mol/L的硫酸滴定,至终点时耗用硫酸20.00mL.甲醛水溶液的浓度为11mol/L;上述滴定中,若滴定管规格为50mL,甲醛水溶液取样不能超过10mL.
(2)甲醛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显示了甲醛的还原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表示如下:
HCHO+2Cu(OH)2 $\stackrel{△}{→}$HCOOH+Cu2O↓+2H2O,每1mol甲醛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个.甲醛中的碳的杂化方式为sp2.(填sp、sp2、s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其M层(第三层)电子数比L层(第二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铝、B氯、D钠
(2)画出A离子、C原子的结构示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Ar,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OH,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l(OH)3,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