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305  154313  154319  154323  154329  154331  154335  154341  154343  154349  154355  154359  154361  154365  154371  154373  154379  154383  154385  154389  154391  154395  154397  154399  154400  154401  154403  154404  154405  154407  154409  154413  154415  154419  154421  154425  154431  154433  154439  154443  154445  154449  154455  154461  154463  154469  154473  154475  154481  154485  154491  15449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B、C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的原子序数的3倍,B和C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由A和B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2)B离子半径>C离子半径(填“<”或“>”),B和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
(3)化合物X由元素A、B、C组成,写出X的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4H+=A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115号元素的一种核素为289X,下列有关115号元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15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八周期
B.该115号的元素的这种核素的原子中,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4
C.1个115号元素的原子与1个12C原子质量之比为115:12
D.115号元素可显+5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安徽省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1)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104s1
焰火中的绿色是铜的焰色,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外围电子发生了跃迁而变为激发态.
(2)新型农药松脂酸铜具有低残留的特点,图1是松脂酸铜的结构简式

请分析1个松脂酸铜中π键的个数6;加“*”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3)图2是某铜矿的晶胞图,请推算出此晶胞的化学式(以X表示某元素符号)Cu2X;与X等距离且最近的X原子个数为8.
(4)黄铜矿在冶炼的时候会产生副产品SO2,SO2分子的几何构型V形,比较第一电离能:S<O(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Cl2+2NaOH═NaClO+NaCl+H2O.
(2)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取5mL pH=13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2H++ClO-+Cl-═Cl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
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 0.5mol•L-1KI溶液,10mL 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20mL.(已知:2S2O32-+I2═S4O62-+2I-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用pH计测得次氯酸钠溶液的pH>7HClO是弱酸
B向10mL0.1mol/L NaOH溶液中加入1mL0.1mol/LMgCl2溶液,然后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Cu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溶度积:Ksp[Mg(OH)2]>Ksp[Cu(OH)2]
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淀粉没有水解
D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铜用来制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将一块缺角的硫酸铜晶体置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会慢慢变成了完整晶体,这一现象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若不考虑溶剂挥发,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F>N>H,在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原子,偏离N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难与Cu2+形成配位键.
(3)[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结构不同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边形.(填“正四面体形”或“正四边形”)
(4)胆矾CuSO4•5H2O可写[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如图1:

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C.
A.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B.胆矾中氧原子存在配位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
C.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5)《X射线金相学》中记载了关于铜与金可形成的两种有序的金属互化物,其晶胞如图2.则图中Ⅰ、Ⅱ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CuAu、CuAu3.设图Ⅰ晶胞的边长为α cm,对应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值可表示为$\frac{2×(64+197)}{ρ×{a}^{3}}$.(只要求列出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A元素的一种核素没有中子;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不同的运动状态;C元素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它的单质可以用作电脑芯片;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请回答:
(1)BA3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三角锥形,该化合物易溶于水,原因可能是(填选项字母)ABC
A.该化合物分子是极性分子
B.该化合物分子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C.该化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部分与水发生反应
(2)BA3的熔点比CA4的熔点高,(填“高”或“低”)原因是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3)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Ⅷ族,它的+3价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取被鉴别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1-2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该溶液中含有Fe3+
(4)如图是由C单质构成的晶体的一个晶胞,若设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是$\frac{8×28}{{a}^{3}×{N}_{A}}$g/cm3.(只要求列出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的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两种元素,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稀溶液是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E的分子结构模型为,C可作为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D中所含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电子总数之比为3: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为二元弱酸,其水溶液显弱酸性,则B在水溶液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2O2?HO2-+H+
(2)D的化学式是Si3N4,E电子式为
(3)液态B与液态E反应可生成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常见液体,1molB参加反应放出热量QkJ,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2(l)+N2H4(l)=N2(g)+4H2O(l)△H=-2Q kJ/mol.
(4)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3+HCl=NH4Cl.E与NH3分子类似,也可与HCl发生反应,试写出E与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Cl=N2H6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N2,CO,H2O,NH3,CO2均为高中化学常见的分子,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①根据N2与CO为等电子体,写出CO分子的电子式C≡O.
②试比较两分子中的键角大小:H2O<NH3,(填“>”、“=”或“<”)
③CO2中含有的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X、Y、Z、W、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电子总数相同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Z元素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
W原子的第一至第六电离能分别为:
I1=578kJ•mol-1      I2=1 817kJ•mol-1    I3=2 745kJ•mol-1
I4=11 575kJ•mol-1  I5=14 830kJ•mol-1     I6=18 376kJ•mol-1
Q为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R位于周期表中的第11列
(1)R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R在周期表中位于ds区.
(2)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3)含有元素Q的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4)Q单质形成的晶体的堆积模型为体心立方密堆积,配位数是8.
(5)光谱证实单质W与强碱溶液反应有[W(OH)4]-生成,则[W(OH)4]-中存在acd(填字母).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