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307  154315  154321  154325  154331  154333  154337  154343  154345  154351  154357  154361  154363  154367  154373  154375  154381  154385  154387  154391  154393  154397  154399  154401  154402  154403  154405  154406  154407  154409  154411  154415  154417  154421  154423  154427  154433  154435  154441  154445  154447  154451  154457  154463  154465  154471  154475  154477  154483  154487  154493  15450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9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剩余4.8g金属;继续加入1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剩余4.8g金属为铜和铁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C.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mol
D.再加入上述100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2O2,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2O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MgCl2、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B.2:3C.6:1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3-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
(1)验证假设一
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无现象假设一成立
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1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白色沉淀生成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

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显酸性,故pH值减小;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3SO2+2H2O+2NO3-=2NO+4H++3SO4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该小组还设计了实验验证假设二,请在实验4横线处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3:在盛有不含O2的25m10.1mol/L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实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2)方案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分液漏斗中应该装稀硫酸(填“盐酸”或“稀硫酸盐”),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C装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用装置的字母代号);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实验中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在反应后小烧杯的上层清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②若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Na+、Al3+、Cu2+
阴离子OH-、HCO3-、NO3-、SO42-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完全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A、E为黄色;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C的化学式:BKNO3;CKAl(SO42
(2)写出过量E滴入到C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Al3++4OH-═AlO2-+2H2O.
(3)在A溶液中加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
(4)写出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取样,先加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若A为水,B为过氧化钠,C中盛有酸化过的FeCl2溶液,旋开活塞E后,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C中的现象为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
(2)利用上述装置可以设计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A为浓盐酸,B为高锰酸钾,C中是试剂为NaBr.
(3)也可设计证明酸性的强弱:H2SO4>H2CO3>H2SiO3,若C中装的是硅酸钠溶液,则小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4)利用上述装置可以验证SO2的性质,若A为浓硫酸,B为亚硫酸钠固体,C中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验证SO2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工业生产过程中处处体现化学变化的无穷魅力,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变化.
(1)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鼓入空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2)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在提炼时首先用NaOH溶液溶解,其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3)工业上制得 NO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氮氧化物(NO和NO2)污染环境,若用Na2CO3溶液吸收NO和NO2(两种气体体积之比1:1),可生成CO2和一种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O2+CO32-=CO2+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Cl2+2OH-═ClO-+Cl-+H2O
B.氯气和水的反应:C12+H2O═2H++Cl-+ClO-
C.铜屑放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D.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H2O+SO2═C1-+SO42-+2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离子在饱和氯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Na+、Cl-、NO3-B.Na+、Al3+、SO42-、Cl-
C.NH4+、K+、NO3-、S2-D.Na+、K+、HCO3-、Si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蒸馏水
B.
制取NH3
C.
收集NO2
D.
分离水和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