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386  154394  154400  154404  154410  154412  154416  154422  154424  154430  154436  154440  154442  154446  154452  154454  154460  154464  154466  154470  154472  154476  154478  154480  154481  154482  154484  154485  154486  154488  154490  154494  154496  154500  154502  154506  154512  154514  154520  154524  154526  154530  154536  154542  154544  154550  154554  154556  154562  154566  154572  15458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AsO43-+2I-+2H+═AsO33-+I2+H2O,在碱性条件下发 生的反应为AsO33-+I2+2OH-═AsO43-+H2O+2I-. 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Ⅱ.若改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Ⅰ相反.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操作Ⅰ加酸,c(H+)增大,AsO43-得电子,I- 失电子,所以C1是负极,C2是正极.操作Ⅱ加碱,c(OH-)增大,AsO33-失电子,I2得电子,此时,C1是正极,C2是负极,故发生不 同方向的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不同,即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
(2)操作Ⅰ过程中C1棒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I--2e-=I2
(3)操作Ⅱ过程中C2棒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sO33-+2OH--2e-=AsO4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如果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原因可能是(  )
A.转移时没有洗涤2~3次
B.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之与刻度线相平
C.溶解时放出了大量的热,但未等温度恢复为常温就开始转移
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不干燥,留下少量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干燥Cl2
B.
   检验K2CO3中的K+
C.
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D.
   实验室制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苯甲酸中少量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可采取分液的方法
B.乙炔、苯和乙苯的实验式相同
C.可用溴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D.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1,3-二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装置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硅太阳能电池
C.
 用手机打电话
D.
用食盐水自制消毒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两种有机物A、B分子式均为C11H12O5,A或B在稀H2SO4中加热均能生成C和D.
已知:①A、B、C、D能与NaHCO3反应;
②只有A、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发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H能使溴水褪色且不含有甲基.
④F能发生银镜反应.
D能发生如下变化:

(1)H→I的反应类型缩聚反应;D中官能团名称:羟基、羧基;
(2)C的分子式C7H6O3
(3)G的结构简式:
(4)B在NaOH溶液中共热,1molB可以消耗NaOH3mol;
(5)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正溴丁烷(CH3CH2CH2CH2Br)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在实验中可利用下图装置(加热或夹持装置省略)制备正溴丁烷.制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有关数据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C4H9OH+HBr$\stackrel{浓硫酸}{→}$C4H9Br+H2O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740.80117.3微溶
正溴丁烷1371.27101.6难溶
溴化氢81------极易溶解
实验步骤:在装置A中加入2mL水,并小心加入28mL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再依次加入18.5mL正丁醇和26g溴化钠,充分摇振后加入沸石,连接气体吸收装置C.将装置A置于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然后调节为小火使反应物保持平稳地回流.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拆去装置B,改为蒸馏装置,蒸出粗正溴丁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仪器B的作用是冷却、回流;操作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2)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是NaOH溶液,装置C中倒立的漏斗作用是防止倒吸.
(3)制备的粗产物正溴丁烷中往往含有水分、正丁醇等杂质,加入干燥剂出去水分后,再由下列操作中的d制备纯净的正溴丁烷.
 
(4)若制备实验的“回流”过程中不采用“调节为小火”,仍采用大火加热回流,则会使产品产率偏低(填“高”或“低”),试说出其中一种原因:大火,副反应多或产物逸出较多.
(5)若最终得到13.7g纯净的正溴丁烷,则该实验的产率是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B、C为中学常见的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D、E、F、G、H、X均为化合物,其中X常温下是无色气体,其水溶液是一种无氧强酸溶液,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eCl3XHCl

①反应3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②反应6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③反应7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④反应5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
(2)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⑥(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中,A到L为常见物质或该物质的水溶液,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色烟,B、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金属单质,H为红褐色沉淀,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组成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K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
(2)写出工业上制取单质B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写出Cu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E反应后的阳离子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色褪去说明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H4Cl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13C
C.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