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464  154472  154478  154482  154488  154490  154494  154500  154502  154508  154514  154518  154520  154524  154530  154532  154538  154542  154544  154548  154550  154554  154556  154558  154559  154560  154562  154563  154564  154566  154568  154572  154574  154578  154580  154584  154590  154592  154598  154602  154604  154608  154614  154620  154622  154628  154632  154634  154640  154644  154650  15465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N2(g)+O2(g),图中,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T温度下NO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c}_{0}-{c}_{1})^{2}}{{{c}_{1}}^{2}}$
B.T温度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的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B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NaOH的
体积/mL
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5.000.0026.11
225.001.5630.30
325.000.2226.31
若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1,则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4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学生用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1)配制溶液:①配制100mL1.5mol/L-1溶液,②取20mL 36.5%的盐酸稀释到200mL.配制KOH溶液时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2)滴定:①以酚酞作指示剂,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测定的结果如下表
测定次数盐酸的体积/mLKOH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
125.001.0221.03
225.002.0021.99
325.000.2020.20
据此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测定的36.5%盐酸浓度为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己知25℃,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电离平衡常数现有CH3COONa、NaClO、NaHCO3、Na2CO3、NaHSO3、Na2SO3六种盐溶液.
 酸 电离平衡常数
 醋酸 Ka=1.75×10-5
 次氯酸 Ka1=2.98×10-8
 碳酸 Ka1=4.30×10-7     Ka2=5.61×10-11
 亚硫酸 Ka1=1.54×10-2    Ka2=1.02×10-7
(1)比较等浓度的六种盐溶液中c(H+)的大小NaHSO3>CH3COONa>NaHCO3>Na2SO3>NaClO>Na2CO3
(2)往六种盐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SO2,请判断是否能反应,如果能,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SO2+H2O+2CH3COONa=2CH3COOH+Na2SO3、SO2+H2O+3NaClO=Na2SO3+2HClO+NaCl、SO2+2NaHCO3=Na2SO3+2CO2↑+H2O、SO2+H2O+Na2CO3=NaHCO3+NaHSO3、SO2+H2O+Na2SO3=2Na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
①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2(NH3)•c(CO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填序号).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用量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降低温度使尿素的转化率增大
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已知:图1
结合①中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O(NH22(s)+6NO(g)=5N2(g)+2CO2(g)+4H2O(l)△H=-1804.7KJ/mol.
③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O2为原料,在120℃、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2(g)+2NH3(g)═CO (NH22 (s)+H2O(g),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φ(NH3)]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v(CO2)>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0.75.
(2)NO2会污染环境,可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并生成CO2.已知9.2g 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CO32-=NO3-+NO2-+CO2;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2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则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NO3-)>c(NO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60080083010001200
K0.25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
(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CO2,则平衡常数K将不变,CO2的转化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若 60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1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是$\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奶粉行业的“911事件”将三聚氰胺引入公众视野,工业上可用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三聚氰胺:(C3H6N6),对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为126
B.式量为126
C.每个C3H6N6分子含3个N2分子
D.0.1NA个C3H6N6分子含碳原子数为1.806×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乙烯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都是无毒的高分子化合物
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种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D.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是加热后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D、E、G、J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E、J位于相邻的不同周期,有机化合物均含有E元素.

(1)常见发酵粉、加碘盐、味精及某些食品防腐剂的主要成分都含有金属元素A的离子.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E2J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OH;其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利用右图装置设计一简单实验证明元素非金属性D>B.甲中应盛放某种弱电解质的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H2S,所通入气体与乙中某强电解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4)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0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2O7(l)+H2O(l)=HClO4(aq)△H=-QkJ/mol.
(5)G的最简单氢化物溶于水得溶液X,D的氢化物溶于水得溶液Y.常温下,将X、Y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X物质的量浓度(mol•L-1Y物质的量浓度(mol•L-1混合溶液的pH
0.10.1pH=5
0.20.1pH>7
①组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
②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H4+)>c(Cl-)>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流程进行“由镁铝合金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如图1.

(1)写出硫酸铝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Al2(SO43=2Al3++3SO42-
(2)镁铝合金中加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滤液中通入足量CO2的化学方程式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3)操作②包含的步骤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降温结晶)、过滤、干燥.
(4)金属X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5)该兴趣小组为测定镁铝合金中各组成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2装置,则需要测定的数据(温度、压强除外)有氢气的体积、镁铝合金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