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488  154496  154502  154506  154512  154514  154518  154524  154526  154532  154538  154542  154544  154548  154554  154556  154562  154566  154568  154572  154574  154578  154580  154582  154583  154584  154586  154587  154588  154590  154592  154596  154598  154602  154604  154608  154614  154616  154622  154626  154628  154632  154638  154644  154646  154652  154656  154658  154664  154668  154674  15468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B.摩尔是粒子的数量单位
C.4mol水分子中有8mol氢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寻找性能良好的新材料B.治理环境污染
C.开发新能源D.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把mg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但质量减小的是(  )
A.NaOH溶液B.CH3COOHC.D.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对于反应:A+B→C+D+H2O,若已知A是硫酸盐,C是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D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回答:
(1)C属于A,D属于B.(填字母)
A.电解质                B.非电解质
C.胶体                  D.本身能导电的物质
(2)B属于C.(填字母)
A.单质            B.酸        C.碱           D.盐
(3)该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写出A的电离方程式:(NH42SO4═2NH4++SO42-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形成一条光亮通路的是(  )
A.食盐水B.碘酒C.淀粉溶液D.Fe(OH)3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自然界中,金属硫化物矿床常因发生表生氧化及次生富集作用,产生辉铜矿(Cu2S)与铜蓝(CuS).
已知:Cu2S、CuS是两种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稀HNO3反应:
①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
②3Cu2S+16H++10NO3-→6Cu2++3SO42-+10NO↑+8H2O
现将三份质量不同的某Cu2S和CuS混合物样品分别与100mL 5mol/L的稀硝酸充分反应,样品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样品质量(g)9.612.864.0
气体体积(L)5.046.72V
试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硝酸的挥发以及溶液体积变化):
(1)用质量分数为0.63、密度为1.42g/cm3的浓硝酸配置100mL、5mol/L的稀硝酸,需浓硝酸的体积为35.2mL.(保留1位小数)
(2)甲实验结束后,溶液中c(NO3-)=2.75mol/L.
(3)混合物样品中Cu2S、CuS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乙实验结束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计算丙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V).(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反应原理:

实验步骤:①浓硫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mL;
②在三颈瓶中加入13g甲苯(易挥发),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反应大约10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g.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甲苯0.866110.6不溶于水
对硝基甲苯1.286237.7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邻硝基甲苯1.162222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配制混酸的方法是量取30mL浓硝酸倒入烧杯中,再量取10mL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缓缓注入烧杯并不断搅拌.
(3)若实验后在三颈瓶中收集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混酸未冷却加入三颈瓶(或水浴温度过高)导致反应温度过高而产生大量副产物或冷凝效果不佳导致浓硝酸、甲苯等反应物挥发而降低一硝基甲苯产率.
(4)本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易于控制温度.
(5)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方案如下:
混合液$\stackrel{操作1}{→}$$\left\{\begin{array}{l}{有机混合物\stackrel{操作2}{→}\left\{\begin{array}{l}{甲苯}\\{邻对硝基甲苯}\end{array}\right.}\\{无机混合物}\end{array}\right.$
操作1的名称是分液,操作2中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de.(填序号)
a.冷凝管
b.酒精灯
c.温度计
d.分液漏斗
e.蒸发皿
(6)本实验中邻、对硝基甲苯的产率为77.5%(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正反应速率
B.在可逆反应里正反应的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速率是负值
C.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该反应所达到的限度
D.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没有一定的限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探究实验一]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3.将一小块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4.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仪器: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
1
2
3
4
5
(4)若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相对强弱来验证Mg、Al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请你设计实验(实验用品自选,不要求写化学方程式):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得白色沉淀,不溶解;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5)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探究实验二]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
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
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序号
氯化镁固体中氯元素含量/%温度/℃粉碎方式/催化效果/g•g-1
170.9720滚动球磨3.9×104
274.4520滚动球磨5.0×104
374.4520振动球磨5.9×104
4ω100振动球磨
(注:催化效果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得到产品的质量来表示)
(6)表中ω=74.45;
(7)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氯化镁固体含水量越高,催化剂催化效果越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10 mL 0.4 mo l•L-1 NaOH溶液B.5 mL 0.3 mo l•L-1 Na3PO4溶液
C.10 mL 0.3 mo l•L-1 Na2SO4溶液D.5 mL 0.5 mol•L-1 Na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