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526  154534  154540  154544  154550  154552  154556  154562  154564  154570  154576  154580  154582  154586  154592  154594  154600  154604  154606  154610  154612  154616  154618  154620  154621  154622  154624  154625  154626  154628  154630  154634  154636  154640  154642  154646  154652  154654  154660  154664  154666  154670  154676  154682  154684  154690  154694  154696  154702  154706  154712  15472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原因
B.含氟(CF2Cl2)制冷剂的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之一
C.废旧金属应投入贴有如图所示标识的垃圾箱
D.夏天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空气中产生了少量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单体液晶(有机物III)应用偶联反应合成:

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机物I的分子式是C5H8O、有机物B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羧基、羟基
(2)由有机物III制备  的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
(3)B→C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C→D的另一生成物的分子式为CO2
(4)已知A→B的反应是偶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1mol有机物Ⅲ最多可与5mol H2加成
B.有机物Ⅱ可由苯与溴水在Fe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
C.有机物B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酯化、加聚等反应
D.1mol有机物A完全燃烧可消耗10molO2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III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个)
①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同分异构体.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④结构中含2个甲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氢键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碘
第一电离能
(kJ/mol)
1681125111401008900
(4)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HIO4(填“>”、“<”或“=”)
(5)已知ClO2-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写出CN-的等电子体的分子式N2或 CO(写出1个)
(6)如图1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见图2)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frac{\sqrt{2}}{2}$ρNA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结合下述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G和L的化学式分别为CaCl2和H2;固体B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主要用作调味品 
(2)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在反应①中必须先通入NH3,而后通入D,其原因是NH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利于吸收CO2,使其转化为(NH42CO3
(4)工业上利用F可制得另一种化工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5)由K溶液经如何处理才能制得N?MgCl2溶液必须在氯化氢气体中进行蒸发结晶制得MgCl2晶体,熔融电解可制取金属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①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②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4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向第四份试液中加K3Fe(CN)6溶液,根据是否得到具有特征蓝色的沉淀,可检验是否含有Fe2+(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2Fe3++2I-=2Fe2++I2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2+4KI+2H2O=2I2+4KOH.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不适合作为食盐加碘剂,其理由是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3)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的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mol•L-1KIO3
酸性溶液(含淀粉)
的体积/mL
0.01mol•L-Na2SO3
溶液的体积/mL
H2O的
体积/mL
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
蓝色时所
需时间/s
实验15V13525t1
实验2554025t2
实验355V20t3
表中数据:t1<t2(填“>”、“<”或“=”);表中V2=4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B、C、D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 为氧化物,C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E.
①当B为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时,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2SO2+O2$?_{△}^{催化剂}$SO3
②当B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时,F由A与E化合生成.当小心加热F时,可得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G(G和CO2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和电子数目)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H,试计算出生成1molG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408×1024;写出F分解生成G和H的化学方程式NH4NO3 $\frac{\underline{\;\;△\;\;}}{\;}$N2O↑+2H2O;
(2)若D为氧化物,A、B、C都是强电解质,C可用于食品发酵、泡沫灭火.试写出D的电子式,及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CO3-=CO32-+H20;
(3)若D为强酸或强碱溶液时都能发生图示转化关系,且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
当D为强酸时,写出A的阴离子为AlO2-;(写化学式)
当D为强碱时,A+C→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AlO2-+Al3++6H2O=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H2S利用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原理为:2H2S(g)+02(g)=S2(s)+2H20(1)△H=-632kJ•mol-1.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可实现把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02+2H2O+4e-=40H-
C.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S-4e-=S2+4H+
D.标况下,当有22.4LH2S参与反应时,有2mo1H+经质子膜进入负极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
A.150mL 1mol/L 的NaCl溶液B.75mL 2mol/L的NH4Cl溶液
C.100mL 1.5mol/L的KCl溶液D.75mL 1.5mol/L的C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W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W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①RCH═CH2+CH2═CHR′$\stackrel{催化剂}{→}$CH2═CH2+RCH═CHR′
②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和H是同系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羟基.
(2)A→B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3)苯乙烯中最多有16原子共平面.
(4)W的结构简式为
(5)B→C的化学方程式为;由D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为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写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描述不准确的是(  )
A.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先看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因为生成的三溴苯酚又溶于苯酚溶液中
B.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因为KSP[Mg(OH)2]>KSP[Cu(OH)2]
C.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规格数量不限):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纸条、硬纸板、温度计能完成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D.将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中制得的产物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则说明乙烯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