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693  154701  154707  154711  154717  154719  154723  154729  154731  154737  154743  154747  154749  154753  154759  154761  154767  154771  154773  154777  154779  154783  154785  154787  154788  154789  154791  154792  154793  154795  154797  154801  154803  154807  154809  154813  154819  154821  154827  154831  154833  154837  154843  154849  154851  154857  154861  154863  154869  154873  154879  15488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向浓度相同、体积均为1L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1g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是强碱,ROH是弱碱
B.原ROH溶液的浓度为1.0mol/L
C.常温下,ROH的电离平衡常数Kb约为1.1×10-5
D.当1gV=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frac{c({M}^{+})}{c({R}^{+})}<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

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
回答下列问题:
(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冷凝管中冷水应从a(填“a”或“b”)a处通入.
(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内有相当于苯量1%的铁屑作催化剂),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
①对C加热的方法是c(填序号)
酒精灯加热     b.油浴加热      c.水浴加热
②D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苯蒸汽、氯气.
(3)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及食盐干燥,才能蒸馏.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部分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写出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HCl+NaOH=NaCl+H2O(写两个即可).
(4)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个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aN3中N3-中心原子采用sp 杂化.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Fe(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5)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 33.6L(标准状况).
①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CO2、H2O;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含硫的物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硫及其化合物转化的一部分:

(1)通常状况下,硫单质的颜色是黄色.
(2)上述转化①②③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填序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_{△}^{催化剂}$2SO3
(4)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元凶”之一,由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的最终成分主要是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需要配制100mL 1mol/L的NaCl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NaCl固体所用的仪器是托盘天平;定容时所用仪器为胶头滴管.
(2)请按顺序补充完整实验主要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3)若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则溶液浓度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150.00mL 1.00mol/L硫酸:
(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应为8.3mL.(精确到0.1mL)
(2)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100mL容量瓶 E.10mL量筒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50mL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的仪器有(填编号)CEFGH.
(3)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C
A.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B.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C.重新配制
D.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4)配制时下列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B.
A.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液面     B.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5)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错误移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根据如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ABCDE
原子半径/nm0.1860.1430.0890.1040.074
主要化合价+1+3+2+6、-2-2
A.B元素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离子半径大小A+>D2-
C.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含离子键
D.B和E的化合物不能溶于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温室下,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X为弱酸
B.M点c(HX)-c(X-)>c(OH-)-c(H+
C.将P点和N点的溶液为混合,呈酸性
D.向N点溶液中通入HCl至pH=7:c(Na+)>c(HX)=c(Cl-)>c(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向20ml 0.1mol/L氨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B.c点溶液中c(NH4+)=c(Cl-
C.a、b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4+),c(H+)>c(OH-
D.常温下,0.1mol/L氨水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定量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澈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说明Ba2+已经完全沉淀
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C.将Na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内加热,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
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红色刚好褪去,且30s内颜色不复原,说明NaOH已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