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759  154767  154773  154777  154783  154785  154789  154795  154797  154803  154809  154813  154815  154819  154825  154827  154833  154837  154839  154843  154845  154849  154851  154853  154854  154855  154857  154858  154859  154861  154863  154867  154869  154873  154875  154879  154885  154887  154893  154897  154899  154903  154909  154915  154917  154923  154927  154929  154935  154939  154945  15495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橙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或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发生变化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NaBr   ⑤FeCl2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⑤C.只有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IIAIIIAⅣAⅤAⅥAⅦA0
2
3
(1)写出①、②两种元素的名称:碳、氮.
(2)写出⑧、⑨两种元素的符号:Si、P.
(3)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填元素符号,下同),Ar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4)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HClO4(填化学式,下同)酸性最强,NaOH的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填元素符号).
(5)在⑤到⑪的元素中,Cl(填元素符号)原子半径最小.
(6)比较⑤和⑥的化学性质,Na(填元素符号)更活泼,试用实验证明之(简述操作、现象和结论)金属钠与金属镁单质分别与冷水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大的是钠,反之是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所有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C.所有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D.所有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2Al+2OH-+2H2O═2AlO+3H2↑.为将碱洗后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b(填字母序号).   a.NH3    b.CO2    c.NaOH    d.HNO3
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
(2)利用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N处.
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A.熔点:CO2>KCl>SiO2B.水溶性:HCl>H2S>SO2
C.沸点:CH3OCH3>CH3CH2OHD.热稳定性:HF>H2O>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为:2Cl--2e-═Cl2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
实验
编号
温度
/℃
平衡常数
/mol-1•L
起始量/mol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SO2O2SO2O2
1T1K142x0.86
2T2K2420.4yt
A.x=2.4
B.T1、T2的关系:T1>T2
C.K1、K2的关系:K2>K1
D.实验1在前6 min的反应速率v(SO2)=0.2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锥形瓶中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用蒸馏水后再用标准溶液润洗.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5.000.5020.40
第二次25.004.0024.0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0.0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H=-99kJ.mol-1中的相关化学键键能如下:
化学键H-HC-OC≡CH-OC-H
E/(KJ.mol-1436343x465413
则x=1076.
(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CO与2molH2发生反应:CO(g)+2H2(g)$\stackrel{催化剂}{?}$ CH3OH(g)
△H1<0,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α)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a、b两点的反应速率:v(a)<v(b)(填“>”、“<”、“=”)
 ②T1<T2 (填“>”、“<”、“=”),原因是而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Tl<T2
 ③在c点条件下,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c(填代号)
a.H2的消耗速率是CH3OH生成速率的2倍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④计算图1中a点的平衡常数KP=1.6×10-7(k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CO(g)+2H2(g)$\stackrel{催化剂}{?}$ CH3OH(g)△H1
Ⅱ:CO2(g)+H2(g)$\stackrel{催化剂}{?}$ CO(g)+H2O(g)△H2
Ⅲ:CO2(g)+3H2(g)$\stackrel{催化剂}{?}$ CH3OH(g)+H2O(g)△H3
上述反应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则△H1>△H3(填“>”、“<”、“=”),理由是曲图l可知,随着温度升高,K1减小,则△H1<0,根据盖斯定律又得△H3=△H1+△H2,所以△H2>△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