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4922  154930  154936  154940  154946  154948  154952  154958  154960  154966  154972  154976  154978  154982  154988  154990  154996  155000  155002  155006  155008  155012  155014  155016  155017  155018  155020  155021  155022  155024  155026  155030  155032  155036  155038  155042  155048  155050  155056  155060  155062  155066  155072  155078  155080  155086  155090  155092  155098  155102  155108  15511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各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措施在控制污染、减少雾霾或是应对雾霾处理方法不正确或不可行的是(  )
①严格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
②减少煤炭在使用能源中的比例,开发清洁能源;
③将大型工厂和污染企业移出城市周边地区并分散安排;
④将市民大量移居城市郊区;
⑤市民出行戴防毒面具;
⑥减少城市施工中的露天作业或采取洒水等降尘措施;
⑦汽车行驶使用单双号限行,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⑧雾霾严重达到红色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停课放假并减少户外活动.
A.③④⑤⑧B.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乙烷燃料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H3-14e-+18OH-═2CO32-+12H2O
B.电子从a极经导线移向b极,再经溶液移向a极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D.用该电池电解硫酸铜溶液(电解池的电极为惰性电极),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与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反应CO+NO2?CO2+NO达平衡后,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反应2SO2+O2?2SO3 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C.
反应N2+3H 2?2NH3△H<0在恒容的容器中,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D.
反应CO2(g)+H2(g)?CO(g)+H2O(g)△H>0,温度分别为T 1、T 2时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B.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 N2和0.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6NA
C.若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则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 NA
D.常温下,1L 0. 1 mol/L NH4NO3溶液中的氢原子数为0.4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锰的化合物是优良的催化剂,可用于干电池原料生产等.
(1)锌锰干电池的反应为2MnO2+Zn+2NH4Cl=2MnO(OH)+Zn(NH32Cl2,MnO(OH)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
(2)向废电池还原后的废液(含有Mn2+、Fe2+、Zn2+等)中逐滴滴加Na2S溶液,最先生成的沉淀为ZnS(填化学式).[已知Ksp(MnS)=1.4×10-15,Ksp(ZnS)=2.9×10 -25,Ksp(FeS)=6.0×10-18]
(3)Mn2+催化H2O2分解:2H2O2(l)=2H2O(l)+O2(g)△H1,其反应机理如图:
①已知反应Ⅱ为MnO2(s)+H2O2(1)+2H+ ( aq)=Mn2+ (aq)+O2(g)+2H2O(1)△H2.写出反应 I的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H1和△H2表示):H2O2(1)+Mn2+(aq)=2H+(aq)+MnO2(s)△H=△H1-△H2
②某温度时,向10mL0.4mol/L H2O2液中滴入1滴MnSO4发生分解:2H2O2=2H2O+O2,测得不同时刻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如表:
t/min0246
V(O2)mL09.917.222.4
0~2min时反应速率比2~4min时的快,其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不断减慢,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4)锰基催化剂是合成甲醇、二甲醚的催化剂.已知:
反应平衡常数KP
773K873K
Ⅰ.CO2(g)+4H2(g)?CH4(g)+2H2(g)19.40.803
Ⅱ.CO2(g)+3H2(g)?CH3OH(g)+H2O(g)6.07×10-93.65×10-9
①反应I的正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当温度升至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甲同学认为达到了实验目的.乙同学仔细观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在170℃超过后生成气体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由此他推出,产生的气体中应有杂质,可能影响乙烯的检出,必须除去.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认为达到实验目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
(2)乙同学观察到的黑色物质是C,刺激性气体是SO2.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体的存在就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SO2+Br2+2H2O=H2SO4+2HBr.
(3)丙同学根据甲乙同学的分析,认为还可能有CO、CO2两种气体产生.为证明CO存在,他设计了如图乙过程(该过程可把实验中产生的有机产物除净),发现最后气体经点燃是蓝色火焰,确认有一氧化碳.
①设计装置a的作用是安全装置,防倒吸
②浓溴水的作用是吸收乙烯、二氧化硫气体,稀溴水的作用是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铜矿石中铜元素含量较低,且含有铁、镁、钙等杂质离子.某小组在实验室中用浸出萃取法制备硫酸铜:

(1)操作Ⅰ为过滤.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
(2)操作Ⅱ、操作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杂质、富集铜元素.
(3)小组成员利用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环保型木材防腐剂Cu2(OH)2CO3悬浊液.多次实验发现所得蓝色悬浊液颜色略有差异,查阅资料表明,可能由于条件控制不同使其中混有较多Cu(OH)2或Cu4(OH)6SO4
已知Cu(OH)2、Cu2(OH)2CO3,Cu4(OH)6SO4均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分解温度依次为80℃、200℃、300℃.
设计实验检验悬浊液成分,完成表中内容.
限选试剂:2 mol•L-1 HCl、1 mol•L-1 H2SO4、0.1 mol•L-1 NaOH、0.1 mol•L-1BaCl2、蒸馏水.仪器和用品自选.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悬浊液,过滤,充分洗涤后,取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2mol/L的盐酸溶液,充分振荡,再滴加几滴0.1mol/L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4(OH)6SO4
步骤2:另取少量悬浊液于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沸水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取出试管观察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OH)2
(4)上述实验需要1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配制时需称取12.5g CuSO4•5H2O(化学式量: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
已知:SO2(g)+$\frac{1}{2}$O2(g)?SO3(g)△H=-98 kJ•mol-1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AC(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4)若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5)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16: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混合物含有氯化钠、氯化钾和碳酸钠.经分析知其中氯的质量分数为35.5%,则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20%B.30%C.45%D.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分开盛放的M、N两溶液中,各含下列十四种离子中的七种:Al3+、Na+、K+、Fe3+、NH4+、H+、Cl-、NO3-、OH-、S2-、MnO4-、SO42-、AlO2-、CO32-,且两溶液里所含离子不相同,已知M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中的阴离子应该是(  )
A.NH4+ S2-  CO32-B.AlO21 SO42-  MnO4-
C.NO3- Cl- SO42-D.MnO4-  SO42-  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