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5425  155433  155439  155443  155449  155451  155455  155461  155463  155469  155475  155479  155481  155485  155491  155493  155499  155503  155505  155509  155511  155515  155517  155519  155520  155521  155523  155524  155525  155527  155529  155533  155535  155539  155541  155545  155551  155553  155559  155563  155565  155569  155575  155581  155583  155589  155593  155595  155601  155605  155611  15561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由乙烯合成草酸二乙酯(又名乙二酸二乙酯),请写出各步合成的方程式①CH2=CH2+H2O$→_{△}^{催化剂}$ CH3CH2OH;②CH2=CH2+Br2$\stackrel{一定条件}{→}$ CH2BrCH2Br;
③CH2ClCH2Br+2NaOH$→_{△}^{水}$ CH2OHCH2OH+2NaBr;
④OHCH2CH2OH+O2 $\stackrel{催化剂}{→}$OHCCHO+2H2O;
⑤CHOCHO$→_{O}^{催化剂}$HOOCCOOH;
⑥HOOCCOOH+2CH3CH2OH $→_{△}^{催化剂}$CH3CH2OOCCOOCH2C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探究化合物甲的组成:取18.4g甲的粉末在足量的空气中充分灼烧,得到4.48L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标准状况)和16g仅含CuO、Fe2O3的固体乙,将固体乙全部溶于稀盐酸后,加入5.0g铜粉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剩余固体1.8g.化合物甲的化学式是FeCu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一般情况下,较强的氧化剂[如MnO2、KMnO4、KClO3、K2Cr2O7、Ca(ClO)2等]氧化浓盐酸时有如下反应规律:
氧化剂+浓盐酸→金属氧化物+水+氯气
现将a g漂白精(过量)放入b Lcmol•L-1的浓盐酸中反应,欲测定盐酸被漂白精氧化的最低浓度d,需要测定反应生成Cl2的质量m或体积V.

(1)从图中选择正确且必要的仪器,装配成测量Cl2的装置(不含Cl2的发生装置)
①测定Cl2的质量时各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b,c,d,e.
②测定Cl2的体积时可选择的仪器有D、E(填编号).
(2)两种测量Cl2的方法从操作上选择,哪一种更简便?答:测体积较方便.
(3)若选择测量Cl2体积,则读数时应注意:①将气体冷却至室温,②将量筒和集气瓶中液面调节至相平,③视线与液面相平.
(4)若选择测量Cl2的质量时结果测出的值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①气体未净化,②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或CO2(写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B最外层的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与A、B、D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的两类化合物X、Y,E的某种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的单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和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A5中含共价键
B.含C或E元素的某些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原理相同
C.原子半径:D>C>B,离子半径B>C>D
D.由A、C、E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AEC,其结构式A-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天然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
(1)FeSO4•7H2O时常用的混凝剂,用以除去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质和胶体,它在水中最终生成Fe(OH)3沉淀.
(2)如果水的硬度由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水的硬度叫暂时硬度写出这两种物质在水中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HCO3-+OH-=CaCO3↓+H2O,Mg2++2HCO3-+2Ca2++4OH-=2CaCO3↓+Mg(OH)2↓+2H2O.
(3)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答三种).
(4)海水中的NaCl是重要化工原料,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节能30%以上,如图是该工艺图示(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X为H2、Y为Cl2  B.A池尾电解池,且m<n
C.B池尾燃料电池,且a>b   D.该工艺优点是节约能量且能提高烧碱产品浓度
(5)水在生产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①写出水和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有机物反应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CH4+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3H2+CO.
②某化肥厂用①制得的H2在合成塔中与N2反应合成氨气,再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则与HNO3反应所用去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的47%请你为硝酸厂的选址提出合理化建议原料与产品运输方便,生成动力来源充足,废物易于处理,地价较便宜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别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烧杯里的溶液为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变形式是:甲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填字母)
a.两烧杯中铜片均有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小,乙中锌片质量减小.
d.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f.甲的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均为Zn→Cu.
g.两烧杯在同一时间内转移电子数相等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锌比铜活泼
(4)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0.1NA个;若电路导线上通过电子1mol,则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a
a.锌片减少32.5g       b.锌片增重32.5g
c.铜片析出1gH2        d.铜片上析出1molH2
(5)在甲实验中,如果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锌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铜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是Cu2++2e-=Cu,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Zn=Cu+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水是地球表面上普遍存在的化合物,我们可以用我们学习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有关知识去认识它.
(1)水的组成元素为氢和氧.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氧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元素中由大到小排第4位.
(2)根据杂化轨道理论,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采取的杂化形式是sp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水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写出水合氢离子的一个等电子体(写结构式)
(3)水分子可以形成许多水合物.
①水分子可以作配体和铜离子形成水合铜离子[Cu(H2O)4]2+,1mol水合铜离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12NA
②图1是水合盐酸晶体H5O2+•Cl-中H5O2+离子的结构.

在该离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有a b f i.
a.配位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f.氢键    g.范德华力    h.π键   i.σ键
(4)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了“暖冰”.请从结构上解释生成暖冰的原因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有规则的排列,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固体.
(5)最新研究发现,水能凝结成13种类型的结晶体,除普通冰以外其余各自的冰都有自己奇特的性质:有在-30℃才凝固的超低温冰,它的坚硬程度可和钢相媲美,能抵挡炮弹轰击;有在180℃高温下依然不变的热冰;还有的冰密度比水大,号称重冰.图2为冰的一种骨架形式,依此为单位向空间延伸.
①该冰中的每个水分子有2个氢键;
②冰融化后,在液态水中,水分子之间仍保留有大量氢键将水分子联系在一起,分子间除了无规则的分布及冰结构碎片以外,一般认为还会有大量呈动态平衡的、不完整的多面体的连接方式.右图的五角十二面体是冰熔化形成的理想多面体结构.假设图2中的冰熔化后的液态水全部形成如图3的五角十二面体,且该多面体之间无氢键,则该冰熔化过程中氢键被破坏的百分比为25%.
③如果不考虑晶体和键的类型,哪一物质的空间连接方式与这种冰连接类似?SiO2
④已知O-H…O距离为295pm,列式计算此种冰晶体的密度$\frac{18×2}{(\frac{2×295×1{0}^{-10}}{\sqrt{3}})×6.02×1{0}^{23}}$=1.51g/cm3
(已知2952=8.70×104,2953=2.57×107,$\sqrt{2}$=1.41,$\sqrt{3}$=1.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W、X、Y、Z为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中各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有2个未成对电子;X与W在同一周期,也有两个未成对电子;Y2+与X2-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Z的原子序数为28.
(1)Z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
(2)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比较,Y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较大(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镁的价电子排布是3s2,达到S亚层的全充满状态,与相邻原子比较,Mg原子相对稳定.
(3)WX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σ键和π键,W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WX32-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数为0,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写出WX3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SO3、NO3-(写两种)
(4)化合物YX的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Y的配位数是6;其熔点高于(填“高于”、“低于”或“约等于”)NaCl,原因是与NaCl晶体相比,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半径小,因此MgO的晶格能大于NaCl的晶格能(从晶体微观结构的角度解释).
(5)由W、Y、Z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简单立方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超导性,其晶胞中W位于体心位置,Y位于顶角,Z占据面心位置,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Ni3,晶体中Y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Z原子有12,该新型超导材料晶胞参数a=0.3812nm,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g•cm-3)6.029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实验小组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其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1)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酚酞作指示剂.
(2)用0.2500mol•L-1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溶液,滴定时左手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从“滴定管内液面”、“锥形瓶内溶液颜色”中选择填空)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8.2,达到终点的具体现象是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3)若两次实验滴定的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NaOH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5.0010.8030.70
第二次25.0014.2034.30
根据表数据,计算出的待测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0mol•L-1
(4)问题讨论:若碱式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气泡存在,除去的方法是弯曲乳胶管,让尖嘴略朝上,挤捏乳胶管.
(5)误差分析:若其它操作均正确,出现下列情形时,可能导致测定结果有偏差.
①滴定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测定结果将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毕俯视,测定结果将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钴化合物作为颜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机械制造、磁性材料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

(2)酞菁钴近年来在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动力学中的光敏剂、催化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2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
①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H,
(用相应的元素符号作答);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②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的编号是2,4;
(3)CoCl2中结晶水数目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
 CoCl2•6H2O(粉红)$\stackrel{325.3K}{?}$ CoCl2•2H2O(紫红)$\stackrel{363K}{?}$CoCl2•H2O(蓝紫)$\stackrel{393K}{?}$CoCl2(蓝色)
CoCl2可添加到硅胶(一种干燥剂,烘干后可再生反复使用)中制成变色硅胶.简述硅胶中添加CoCl2的作用:随着硅胶的吸湿和再次烘干,二氯化钴在结晶水合物和无水盐间转化,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表征硅胶的吸湿程度;
(4)用KCN处理含Co2+的盐溶液,有红色的Co(CN)2析出,将它溶于过量的KCN溶液后,可生成紫色的[Co(CN)6]4-,该配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在加热时能与水反应生成淡黄色[Co(CN)6]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o(CN)6]4-+2H2O=2[Co(CN)6]3-+H2↑+2OH -
(5)Co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在该晶体中与一个钴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钴原子有12个;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科研小组发现了在 5K 下呈现超导性的晶体,该晶体具有CoO2的层状结构(如下图所示,小球表示Co原子,大球表示O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的重复结构单元示意图3不能描述CoO2的化学组成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