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5507  155515  155521  155525  155531  155533  155537  155543  155545  155551  155557  155561  155563  155567  155573  155575  155581  155585  155587  155591  155593  155597  155599  155601  155602  155603  155605  155606  155607  155609  155611  155615  155617  155621  155623  155627  155633  155635  155641  155645  155647  155651  155657  155663  155665  155671  155675  155677  155683  155687  155693  15570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
①X元素的单质在Y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并生成气体A.
②Z元素的单质与A的水溶液反应又生成X元素的单质.
③Z元素的原子和Y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且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的绝对值为奇数.
④W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元素符号为:H;Z的元素名称是:镁.
(2)A的电子式是
(3)Z的单质与A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Mg2++H2↑.
(4)W的氧化物溶于NaOH中的化学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的数据分析,反应开始至2min时:
(1)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min,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mol/L•min,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还原性:K>Na>Mg>Al
B.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PH3<SiH4
C.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4
D.原子的氧化性:F>Cl>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如图是用甲醇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是原电池装置,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负极(填“正极”或“负极”);通入O2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乙池中A是阴极(填“阴”或“阳”); B电极上产生的物质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查Cl2)来检验.
(3)乙池中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4)反应结束后乙池中A(石墨)电极上共收集到气体0.050mol,则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560 mL(标准状况下).
(5)若将乙池中的NaCl溶液换成AgNO3溶液,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
(6)若将乙池中B电极换成铜电极,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Cu-2e-═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CO和H2合成甲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今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和20mol H2用于合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C{H}_{3}OH)}{c(CO)c({H}_{2})^{2}}$.
(2)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KA=KB>KC.A、B两点对应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小于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将达到平衡状态A时生成的甲醇用于构成甲醇一氧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则该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g)+H2O-6e-=CO2+6H+,理论上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最多为30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0.500℃,5MPa条件下,将0.20mol CO与0.58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利用△H-T△S判断,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2)计算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CO 的平衡转化率为20%.
(3)下列措施可增大甲醇产率的是AD.
A.压缩容器体积                   B.将CO(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20mol CO和0.58mol H2
(4)可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CD.
A.v(CO)=2v(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容器中CO、H2、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E.混合气体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若其它条件不变,使反应在300℃下进行,在上图中作出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产氢率高,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已知:①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42.3kJ•mol-1
(1)甲烷和水蒸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H2O(g)=CO2(g)+4H2(g)△H=+163.9kJ•mol-1
(2)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反应CO(g)+H2O(g)?CO2(g)+H2(g)△H=-42.3kJ•mol-1
的影响,某活动小组设计了三个实验,实验曲线如图所示
编号温度压强c(CO)c(H2O)
530℃3MPa1.0mol•L-13.0mol•L-1
XY1.0mol•L-13.0mol•L-1
630℃5MPa1.0mol•L-13.0mol•L-1
①请依据实验曲线图补充完整表格中的实验条件:X=530℃,Y=5MPa.
②实验Ⅲ从开始至平衡,其平均反应速度率v (CO)=0.12mol•L-1•min-1
③实验Ⅱ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 实验Ⅲ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在530℃时,平衡常数K=1,若往10L容器中投入2.0mol CO(g)、2.0mol H2O(g)、1.0mol CO2(g)、1.0mol H2(g),此时化学反应将正向(填“正向”、“逆向”或“不”) 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
(t2-t1)/℃
HCl NaOH平均值
125.525.025.2528.53.25
224.524.224.4527.63.15
325.024.524.7526.51.75
(1)该实验中,量取50mL盐酸或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胶头滴管外还要50ml量筒;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4)计算该实验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1344J[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2J•(g•℃)-1,稀溶液的密度都为1g•cm-3];
(5)若用50mL 0.55mol•L-1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来计算中和热,测得的中和热△H会偏大(填“偏大”、“偏大”或“不变”),其原因是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反应过程中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偏少,△H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过程①是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
C.过程②是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仅有一种稀有气体元素.A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中,E原子的半径最大;B、C和F 在周期表中相邻,B、C同周期,C、F同主族,F原子的质子数是C原子质子数的2倍;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和Y(相对分子质量X<Y );D形成的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回答问题:
(1)Y的电子式为
(2)液态化合物Y与稀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作用可产生一种无色助燃气体及可溶性的Cr2(SO43,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H2O2+8H+=2Cr3++3O2+7H2O.
(3)用某种金属易拉罐与A、C、E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使用这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氢气易燃、易爆.
(4)P和Q两种物质都是由A、C、E、F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水溶液都显酸性,等物质的量的P和Q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HSO3-═SO2↑+H2O,这两种盐均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5)由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可作为火箭推进器中的强还原剂,已知一个W分子和一个Y分子中都含有18个电子,1mol液态W和2mol液态Y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