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5508  155516  155522  155526  155532  155534  155538  155544  155546  155552  155558  155562  155564  155568  155574  155576  155582  155586  155588  155592  155594  155598  155600  155602  155603  155604  155606  155607  155608  155610  155612  155616  155618  155622  155624  155628  155634  155636  155642  155646  155648  155652  155658  155664  155666  155672  155676  155678  155684  155688  155694  15570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
B.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D.1molX的单质可以跟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2S>PH3B.酸性强弱:H4SiO4<H2CO3<HNO3
C.金属性:Na<Mg<AlD.沸点:H2O>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CaCl2B.H2O2C.Na2S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PCl5B.H2OC.CO2D.B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v(C)=v(D)   
⑥v(B)=2v(C)
A.①④⑤⑥B.②③⑥C.②④⑤⑥D.只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可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mol•L-1的盐酸中,写出与盐酸反应最慢的金属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实验室中提供药品浓硫酸、浓盐酸、Na2S、Na2SO3、MnO2、CaCO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S;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浓盐酸、KMnO4、Na2S,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S>C>Si,则A中加H2SO4,B中加Na2CO3,C中加Na2SiO3,则观察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实验一:如图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计算放出112mL气体(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条褪色.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滤纸变红.
实验二: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A为注射器,B为两端长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D处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K1、K2是止水夹.
(1)实验时,为在D处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关闭K1(“关闭”或“打开”),从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当看到U形管右端稀硝酸接触胶塞现象可以确定U形管中空气已被赶尽.
(2)然后给装置B微微加热,在装置D处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如何证明D处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打开止水夹K1,把注射器中的空气压入U形管中,若观察到D处气体变红棕色,则证明收集的是NO,而不是H2
(4)实验现象观察完毕,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红棕色混合气体被酸液压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中,Z的最大
B.W晶体中只存在有共价键
C.原子半径:X>Y>Z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1)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Y在一定条件能发生聚合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2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4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  )
A.+HNO3$→_{△}^{浓硫酸}$-NO2+H2O
B.CH3CH2CH2CH(OH)CH3$→_{△}^{浓硫酸}$CH3CH2CH=CHCH3+H2O
C.CH3CHO+H2$→_{催化剂}^{高温高压}$CH3CH2OH
D.(CH32CHCH=CH2+HI→(CH32CHCHI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