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X<Y<W<Z | |
B. | 由 W与Y组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 |
C. | 由 Z与Y组成的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 | |
D. | X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都低于Y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Ⅰ | 先向2mL0.1mol•L-1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 滴加KSCN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Ⅱ | 先向2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mol•L-1KI溶液 |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滴加0.1mol•L-1KI溶液后,血红色无明显变化 |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Ⅲ | 向2mL0.1mol•L-1KI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1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编号 | 操作 | 预期现象及结论 |
Ⅳ | 向2mL0.1mol•L-1KI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1 FeCl3,溶液变黄色,取该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试管①中滴加滴加淀粉溶液(或CCl4), 试管②中滴加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 预期现象①溶液变蓝 (或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红色),②出现特征蓝色沉淀. 结论Fe3+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和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方法I | 用碳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
方法II | 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
方法III | 电解法,反应为2Cu+H2O$\frac{\underline{\;电解\;}}{\;}$Cu2O+H2↑ |
序号 | Cu2O a克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① | 方法II | T1 | 0.050 | 0.0492 | 0.0486 | 0.0482 | 0.0480 | 0.0480 |
② | 方法III | T1 | 0.050 | 0.0488 | 0.0484 | 0.0480 | 0.0480 | 0.0480 |
③ | 方法III | T2 | 0.10 | 0.094 | 0.090 | 0.090 | 0.090 | 0.0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
A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B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白色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C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Br-还原性强于Cl- |
D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 在水中的溶解度 Mg(OH)2<Fe(OH)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浓海水中存在反应 Br2+H2O?HBr+HBrO | |
B. | 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CO32-+2H2O?H2CO3+OH- | |
C. | 海水中提取溴还可用到的反应 Cl2+2Br-═2Cl-+Br2 | |
D. | 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中一定含有羧基 | B. | 甲不可以与HBr发生取代反应 | ||
C. | 甲、乙、丙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 D. | 可以用溴水检验乙中的碳碳双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 |
B. | 该反应是工业制取盐酸的化学反应原理 | |
C. | 形成1molH-Cl键要吸收431 kJ的能量 | |
D. | 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我国居民传统膳食以糖类为主,淀粉、脂肪都是糖类物质 | |
B. | 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 |
C. | 长期烧水的水壶内壁容易形成一层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 |
D. | 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