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5603  155611  155617  155621  155627  155629  155633  155639  155641  155647  155653  155657  155659  155663  155669  155671  155677  155681  155683  155687  155689  155693  155695  155697  155698  155699  155701  155702  155703  155705  155707  155711  155713  155717  155719  155723  155729  155731  155737  155741  155743  155747  155753  155759  155761  155767  155771  155773  155779  155783  155789  15579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固体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NaN3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CO2+H2O=2NaHCO3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Na2O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避免分解产生的钠可能产生危害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B
A.KCl      B.CuOC.Na2S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试样无失重,则为Na2CO3;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NaH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碘钟”实验中,3I-+S2O${\;}_{8}^{2-}$═I${\;}_{3}^{-}$+2SO${\;}_{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_{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0.0400.0800.0800.1600.120
c(S2O${\;}_{8}^{2-}$)/mol/L0.0400.0400.0800.0200.040
t/s88.044.022.044.0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根据①、②、⑤三个实验的数据,推测显色时间t1=29.3s.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A(填字母).
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课外兴趣小组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他们的测定过程大体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并不马上褪色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為V2ml.
⑤由于某种原因,该兴趣小组做完第①步后,第二天(部分NaOH溶液与空气中CO2反应)再从第②步开始继续进行滴定,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3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时,即可终止滴定.
(2)该小组在①步骤中的错误是用待测液润洗了锥形瓶 他们的测定结果是偏高(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在②步骤中的错误是没有用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他们的测定结果是偏高(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如图,是第一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活塞的是碱式滴定管
b、滴定操作时,用左手摇动锥形瓶,右手控制滴定管
c、滴定管在滴定前都应先排除尖嘴部分的空气泡
d、滴定时两眼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以免滴定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 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CDBAGF(或ECBADGF)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酚酞为指示剂时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复原(或甲基橙为指示剂时黄色变色橙色且半分钟不复原)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偏大.
(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滴定管乙(选填“甲”或“乙”)中.
(4)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4.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对实验甲,有同学提出“FeCl3”改为Fe2(SO43或“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定量分析
如图乙: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 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加入0.01molMnO2粉末于50mL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放出$\frac{1}{3}$气体所需时间为1min.
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D>C>B>A.
④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⑤计算机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0.1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滴定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须用待测液润洗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C.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时,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而滴定后消失,则能使所测结果偏高
D.滴定时可将KMnO4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安装两套如图1相同装置,用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仪器b的名称:分液漏斗.
(2)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请帮助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催化剂浓度
甲组实验Ⅰ做实验参照25
3滴FeCl3溶液

10ml 2%H2O2
甲组实验Ⅱ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25
10ml 5%H2O2
(3)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2数据.
①由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填“越快”、“越慢”);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Na2O2和K2O2溶于水放出气体速率较快的是K2O2
③乙组提出可以用BaO2固体与H2SO4溶液反应制H2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02+H2SO4=H202+BaSO4↓;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制备H202的环境为酸性环境,H202分解速率较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探究小组用测量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限选试剂:1.00mol•L-1HNO、2.00mol•L-1HNO3、细颗粒大理石、粗颗粒大理石\35℃水浴.
(1)依据题给条件.你认为他们能完成哪些因素对速率形响的探究?HNO3浓度、温度、大理石的表面积.
(2)请根据(I)中选择的探究内容.填写以下实验设计表.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编号T/℃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
常温2.00
1.00
2.00
2.00
(3)整个实验中应控制的不变量是硝酸溶液体积和CaCO3质量.
(4)该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①除电于天平、干燥管、锥形瓶、药匙、胶塞等仪器外.必需的实验仪器还有量筒、秒表.干燥管中放置的试剂可以是bc(填序号).
a.碱石灰    b.无水CaCl2 c.P2O5固体      d.浓硫酸
③若撤除干燥管装置,所测速率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得Fe(OH)3胶体
B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
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
I3-?I2+I-
C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一定产生了乙烯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溶液褪色CaCl2溶液有酸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反应过程中能引入卤素原子的是(  )
①消去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④水解反应.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