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5982  155990  155996  156000  156006  156008  156012  156018  156020  156026  156032  156036  156038  156042  156048  156050  156056  156060  156062  156066  156068  156072  156074  156076  156077  156078  156080  156081  156082  156084  156086  156090  156092  156096  156098  156102  156108  156110  156116  156120  156122  156126  156132  156138  156140  156146  156150  156152  156158  156162  156168  15617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钠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编号操 作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H2O2溶液和 5mL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①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三氯化铁\;}}{\;}$2H2O+O2↑.
(2)实验①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3)实验②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达到使用目的,还需进行的后续操作是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 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所用试剂限本实验中提供的).
(4)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特点.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材料为疏松多孔石墨棒.当氧气和氢气分别连续不断地从正、负两极通入燃料电池时,便可在闭合回路中不断地产生电流.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进入的这级为负极;
(2)写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H2+2OH--2e-═2H2O;正极:2H2O+O2+4e-═4OH-
(3)该氢氧燃料电池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标准状态下0.56L氧气;
(4)若将此燃料电池改进为直接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进行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稀溶液中1molH2SO4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frac{Q}{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写出电子式:KCl;写出结构式:CO2O=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HClO的酸性比H2SO4
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SiO2可以和碱溶液及酸溶液反应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D.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下列装置中能够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C(填序号).写出该装置正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2H++2e-=H2↑ 其中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该装置中溶液里的阴离子移向Zn(填电极的化学式)极;若装置中转移了0.2mol电子,则理论上溶液质量增重6.3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其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2)已知:氯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果图C中装饱和的H2S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氯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到溶液变浑浊或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时,则可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3)利用如图装置若要证明Cl2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氯酸钾粉末,C中装淀粉碘化钾溶液,当C中溶液变为蓝色是,可以证明Cl2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
(4)现有浓硝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上图装置证明:非金属性:N>C>Si.则C中应装试剂为硅酸钠溶液,实验现象为溶液变浑浊或有白色沉淀可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须改进才能完全的证明,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看法,是(填“是”或“否”),若“是”,你帮他改进的方法为在B、C之间添加一个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挥发逸出的硝酸.(若“否”,后一空不须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下列七种物质:A.O2B.冰   C.氯化铵   D.NH3    E.烧碱    F.MgCl2    G.Na2O2   H.Ar
其中,只含有极性键的是BD(填序号,下同),含非极性键的是:AG,是离子化合物的是CE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L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常温下,0.1mol碳酸钠晶体中含有CO32-的个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18O2中所含中子数为8NA
D.25℃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是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其作用是干燥氨气.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4)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氨气.
(5)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无水硫酸铜,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干燥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