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280  156288  156294  156298  156304  156306  156310  156316  156318  156324  156330  156334  156336  156340  156346  156348  156354  156358  156360  156364  156366  156370  156372  156374  156375  156376  156378  156379  156380  156382  156384  156388  156390  156394  156396  156400  156406  156408  156414  156418  156420  156424  156430  156436  156438  156444  156448  156450  156456  156460  156466  156474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源于对其结构的了解.
(1)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转化为S3的催化剂常用V2O5
①基态V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②反应物SO2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
③将V2O5加入到NaOH溶液中,可生成Na3VO4,该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
(2)高温陶瓷材料Si3N4原子晶体晶体,晶体中键角N-Si-N>Si-N-Si(填“>”“<”或“=”).
(3)MgO与NaCl都是AB型离子晶体,MgO的熔点高于(填“高于”、“等于”或“低于”)NaCl的熔点,原因是MgO晶体熔点高于NaCl晶体.
(4)一定条件下,O2可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为O2-、O2+ 和O22-,上述含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O2+,原因是O2+缺电子.
(5)储氢材料镧镍合金LaNin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n=5(填数值);已知镧镍合金晶胞体积为8.5×10-23cm3,储氢后形成组成为LaNinH4.5的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储氢后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0.26g•c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0.1mol•L-1的氨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滴加氨水后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滴入10mL氨水后酸碱恰好中和,此时溶液pH=7
C.随若氨水的加入,当c(OH-)>c(H+)时,c(NH4+)>(R-
D.该过程中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兴趣小组在利用图1所示装置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开始时气泡产生速率非常慢,一段时间后速率明显加快,烧瓶内溶液呈浅蓝色并不断加深,液面上方的气体颜色也在不断加深.该小组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1)图1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稀)═3Cu2++2NO↑+4H2O.
(2)图1中NaOH溶液能够吸收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气体.
(3)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并设计实验探究:
Ⅰ.甲同学认为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故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05101520253550607080
温度/℃25262626262626.527272727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温度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
Ⅱ.乙同学认为生成的Cu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为验证此假设,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片和稀硝酸,那么最好是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A(填序号).
A.硝酸铜晶体    B.硝酸铜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硫酸铜溶液
然后对比两支试管的反应,发现现象基本相同.故得出结论:Cu2+并不是反应的催化剂.
Ⅲ.丙同学根据现象推测反应过程中还有少量NO2生成,进而认为该物质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如图2所示,丙同学从a处通入该物质后,发现左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快于右管.小组同学得出最后结论:这种物质对铜和稀硝酸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4)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部分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Cu2+的浓度较高所致,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通入的物质.丁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后者的推测更为合理.(在表格中写出该同学可能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操作现象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或向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溶液颜色变蓝(或绿色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N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反硝化作用中N元素均被氧化
B.N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均易溶于水
C.N2性质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D.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可能影响海洋中N元素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写出基态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或[Ar]3d104s24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已知锌的熔点420℃、沸点906℃.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短周期元素中,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均可与氢元素形成 18电子分子
B.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  6种
C.四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Z>rX>rY>r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草酸晶体的化学式为H2C2O4•2H2O,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产生CO、CO2和H2O,单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草酸钙难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H2C2O4•2H2O $\frac{\underline{\;\;△\;\;}}{\;}$CO↑+CO2↑+3H2O.
(2)可用下列装罝验证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草酸晶体分解装置、夹待装置及连接导管均略去).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DEDEB、D
②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草酸蒸气,检验产物中有CO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紫红色,B后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写出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无CO的尾气处理装置.
(3)下列叙述能说明草酸具有弱酸性的是bd.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测定草酸钠(Na2C2O4)溶液的pH
c.等体积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稀硫酸,稀硫酸消牦碱的能力强
d.pH=2的草酸溶液和稀硫酸,分别稀释100倍后前者pH小 
e.将草酸晶体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
(4)已知:NH3•H2O?NH4++OH-,Kb=1.85×10-5
H2C2O4?H++HC2O4-Ka1=5.4×10-2
HC2O4-?H++C2O42-Ka2=5.4×10-5
则(NH42C2O4溶液的pH<7(填“>”或“<”或“=”).
(5)可用0.10mol/L酸性KMnO4标准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
①确定过程中发生反成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②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A.

③每次准确量取25.00mL草酸溶液,滴定三次分别消耗0.10mol/L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是20.00mL、
19.80mL、20.20mL,则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且A与C同主族;B离子的质子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常温下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B、C、D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C>D>B
B.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D的强
C.元素B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D.均含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物X和Y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室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frac{c(N{H}_{3}•{H}_{2}O)}{c(N{{H}_{4}}^{+})}$数值增大
B.O.lOOOmol•L-1 的醋酸钠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000mol•L-1
C.室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的pH=8.31,则Ka1(H2CO3)×Ka2(H2CO3)<K
D.室温,Ka(CH3COOH)=l.76×l0-5,Kb(NH3•H2O)=1.76×lO-5.则CH3COONH4溶液中存在:c(NH4+)=c(CH3COO-)>c(H+)=c(OH-)>c(NH3•H2O)=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