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356  156364  156370  156374  156380  156382  156386  156392  156394  156400  156406  156410  156412  156416  156422  156424  156430  156434  156436  156440  156442  156446  156448  156450  156451  156452  156454  156455  156456  156458  156460  156464  156466  156470  156472  156476  156482  156484  156490  156494  156496  156500  156506  156512  156514  156520  156524  156526  156532  156536  156542  15655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海洋是一个丰富的资宝库,通过海水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许多物质供人类使用.
(1)海水中盐的开发利用:
①海水制盐目前以盐田法为t,建盐田必须选在远离江河入海口,多风少雨,潮汐落差大且又平坦空旷的海滩.所建盐田分为贮水池、蒸发池和结晶池.
②目前工业上采用比较先进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法进行氯碱工业生产,在电解槽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请说明氯碱生产中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阻止H2与Cl2发生反应甚至发生爆炸或阻止Cl2与生成的NaOH溶液反应而使烧碱产品不纯等(写一点即可).
(2)电渗析法是近年发展起的一种较好的海水淡化技术,其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具有选择性的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相间排列.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海水不能直接通人到阴极室中,理由是海水中含较多Mg2+和Ca2+等阳离子,电解时会产生Mg(OH)2、Ca(OH)2等沉淀从而堵塞阳离子交换膜.
②A口排出的是淡水(填“淡水”或“浓水”)
(3)用苦卤(含Na+、K+、Mg2+、Cl-、Br-等离子)可提取溴,其生产流程如图2
①若吸收塔中的溶液含BrO3-,则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O32-+3Br2=5Br-+BrO3-+3CO2
②通过①氯化已获得含Br2的溶液.为何还需经过吹出、吸收、酸化重新获得含Br2的溶液?
③向蒸馏塔中通入水蒸气加热.控制温度在90℃左右进行蒸馏的原因是温度过低难以将Br2蒸馏出来,但温度过高又会将大量的水蒸馏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学生对Na2SO3与AgNO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O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二者发生水解的离子分别是SO32-,Ag+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pH现象
A10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B6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解
C2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查阅资料得知:
①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Na2SO3的溶液
②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它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O+2HCl=2AgCl+H2O.
(3)该同学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与反应,则生成硫酸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4Ag++2SO32-+O2=2Ag2SO4↓.
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a、b、c中的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足量Na2SO3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I.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Ⅱ.向X中加入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
Ⅲ.用Ba(NO32溶液、BaCl2溶液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I的目的是证明不是氧化银.
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X是Ag.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g+2HNO3(浓)=AgNO3+NO2↑+H2O.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4价硫的还原性增强,能被+1价银氧化.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
①通入Y后,瓶中白色沉淀转化为棕黑色,气体Y是SO2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Ag2SO3+H2O═2Ag+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40℃,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
C.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
D.随着CO2的通入,$\frac{c(O{H}^{-})}{c(N{H}_{3}•{H}_{2}O)}$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0.1mol•L-1氨水,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稀硫酸的浓度为0.1 mol•L-1
B.b点溶液pH=7
C.c点所示溶液中:c(SO42-)>c(NH4+)>c(H+)>c(OH-
D.d点所示溶液中:c(NH4+)=2c(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油脂X可由甘油(丙三醇:C3H8O3)和油酸(C18H34O2)脱水形成.已知1mol甘油和3mol油酸反应得到1molX,X的分子式是(  )
A.C57H104O6B.C57H108O6C.C57H106O6D.C57H10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1mol/L 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非金属性Y>R,所以X、Y组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X、R组成的化合物
B.Y和其他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的二元化合物
C.RY2能与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Y2
D.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是:
NiO2+Fe+2H2O $?_{充电}^{放电}$  Fe(OH)2+Ni(OH)2
(1)金属镍(Ni)的质子数比铁多2个,则金属镍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族.
(2)此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B(填序号).
A.NiO2           B.Fe           C.Fe(OH)2           D.Ni(OH)2
(3)此蓄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i(OH)2+2OH--2e-=NiO2+2H2O.
(4)用该蓄电池电解含有0.2mol NaCl的混合溶液100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1mol 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L;将电解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此时溶液的pH=13.
(5)该电池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在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
已知:Ksp[Fe(OH)3]=8.0×10-38,Ksp[Ni(OH)2]=1.0×10-15.某溶液中含有0,1mol•L-1的Ni2+和0.1mol•L-1的Fe3+,当逐滴加入NaOH溶液(忽略溶液体积改变),
①先沉淀的离子是Fe3+
②要想使Fe3+沉淀完全,Ni2+不沉淀,溶液的pH需控制的范围是3.3-7.
(可能用到的数据:lg2=0.3,lg3=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是$\frac{{c}^{2}(N{O}_{2})}{{c}^{2}(NO)•c({O}_{2})}$;800℃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0.0035mol/L;升高温度,NO的浓度增大,则该反应是放 (填“放热”或“吸
热”)反应.
(2)如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s)或1.5×10-3mol/(L•s).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5)已知:25℃、101kPa时,①Mn(s)+O2(g)═MnO2(s)△H1=-520kJ/mol
②S(s)+O2(g)═SO2(g)△H2=-297kJ/mol
③Mn(s)+S(s)+2O2(g)═MnSO4(s)△H3=-1065kJ/mol
SO2与MnO2反应生成无水MnSO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MnO2(s)+SO2(g)=MnSO4(s)△H=-24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图可表示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电解MgCl2时阳极产生镁
C.步骤⑤可将晶体置于HCl气体氛围中脱水制无水氯化镁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到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1的NaHSO4溶液:c(Na+)+c(H+)=c(SO42-)+c(OH-
B.向10mL pH=l2的Na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pH=2的CH3COOH:c(CH3COO-)>c(Na+)>c(OH-)>C(H+
C.0.10 mol•L-1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n (H+)与n (OH-)的乘积变大
D.0.1mol/LNH4Cl与0.1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c(NH3•H2O)>c(NH4+)>c(Cl-)>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